原创专题

【记住乡愁】古驿龙窝——走进井陉县小龙窝村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8-13 08:37:24  责任编辑:孙明霞

    82岁的樊昌义老人自出生起,就居住在槐岭巷的一处四合院里。院子占地300多平方米,为二进院,从高处看恰似一个“吕”字。因祖先中过武举,又称“槐岭尚武院”。院落始建于明清,由碹石窑居与砖木结构楼房组合。碹窑为石筑平顶房,墙厚足足一米有余,看起来坚固厚实,不惧风雨。推门入内,顿感凉爽宜人,与门外的酷暑俨然两重天地。

    偌大的院子,如今只有樊昌义和老伴两个人住着。“孩子们都在外头,一大家子23口,凑齐了可不容易!”说起外面的世界,老人似乎并不向往。“这老宅子可好,宽敞,凉快,不像城里,还要安个空调。孩子们也说接我们过去,但几十年住在这里,习惯了,离不开喽!”

    樊海忠领着我们上坡下坎,一座座隐藏在街巷间的古朴院落渐渐显露真容:登25级台阶方可入门的“礓石察顶大院”,依整块大石而建、一半悬空的“顽石小院”,一门四院、与三巷相连的“田字院”……因为依山就势,小龙窝村的房舍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街巷也并不横平竖直,但正是在蜿蜒起伏、高低错落间,营造出了这山地古村独有的风情。

    小龙窝村古迹甚多,除了遍布全村的古屋、古庙、古桥、古树,村西还有一龙窝寺石窟。该寺始建于北宋,原有山门、大殿、僧舍等建筑,到明清已颇具规模。后因故损毁,惟余崖壁上的石窟。

    石窟紧临307国道,高居崖壁中部,离地数米,目前遗存有十余个石龛。内以浮雕形式刻有佛像,大小共47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站在崖底细观,其中一尊菩萨坐像神态安详,身姿优雅,观之无不舒适自在。石窟周围散见几处摩崖石刻,当为历代名人所题,可惜饱经风雨侵蚀,字迹多不清晰。

    遥想当年,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楼台,暮鼓晨钟,伴着这深山里的古驿龙窝,当是一幅祥和怡然的图景吧!

相关新闻

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秦皇岛让美丽长驻乡村

2015-08-12 09:49:36

漫步在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的北戴河村,一大批京津艺术家的创意工作室明暗其中。今天,秦皇岛乡村游从过去的以景点为依托、为游客提供食宿的农家乐,向现代农业观光、高新科技农业园、采摘、民俗节庆活动等拓展。

【记住乡愁⑳】太行鱼屯画里游——走进井陉县地都村

2015-08-11 08:38:25

王莽追赶刘秀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华北平原上以此命名的村子数不胜数,唯有地都村的名字透着王者之气。地都村里,举人院、秀女楼、五进院、新楼院和段家祠堂等古宅院,高低错落,俨然一幅明清时期的古画卷。

苑广阔:忘记了方言又怎记得住乡愁

2015-07-31 09:45:33

近日,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

邯郸县四留固村:红色记忆留住乡愁

2015-06-29 15:59:43

如果说特色小镇是馆陶推进农村面貌提升的一大特色的话,邯郸县在保持原汁原味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也非常值得一提。外界人士评价,用红色记忆留住乡愁,成为邯郸县建设美丽乡村的一大特色。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