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 | 政务 | 时评 | 国内国际 | 原创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热点 | 财经 | 好人墙 | 历史 | 专题 | 博客 | 图库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投诉
  

怀安县段家庄村:“抟土而居”的活化石

土门土炕土坯房,土路土堡土院墙。

草长莺飞、木瓜花开时节,记者来到怀安县西沙城乡段家庄村,眼前这个几乎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的古老村庄让人震撼。

段家庄村共有285户785人。全村有碹窑200多个,除了已经坍塌的外,至今仍住碹窑的有120多户。

古语云:“南方垒木为巢,北方抟土而居。”在看惯了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和青砖大瓦房的今天,沐浴在阳光中的这个古老静谧的黄色小山村不就是“抟土而居”的活化石吗?

当地人管这种窑洞式的房子叫“碹窑”,据《怀安县志》记载,段家庄村建于1573年。也就是说,这些窑洞式的房子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据村民介绍,由于当地草木稀缺,雨水较少,用来盖房子的木料不够充足,加之当时人们生活贫困,为了生存,只好就地取材,于是,这种独特的平地土窑——拱型碹窑诞生了,它陪伴这里的人们生息繁衍了几百年。

段家庄村的碹窑不同于陕北的窑洞。陕北窑洞是在直立的土崖上掏挖而成,而碹窑则是择地而生、平地起窑。先用黄土夯成1米多高的墙基,再用黄土和泥做成泥坯砖,一层层碹出拱顶,在拱顶上一层层抹泥,最后覆土夯出平顶。

由于当地属坝上向坝下地区过渡地带,风沙大,冬季寒冷,所以碹窑民居背面都没有窗户。一般都是三间或者五间,除了门窗用些木材外,其余全部用黄土夯成,不用一砖一瓦、一块石头,既经济实用,又冬暖夏凉,有“冬暖夏凉神仙洞”的说法。

“有千年的土窑,没有千年的房。”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平地建起的窑结实耐用,其独特工艺和奇特景致,成为北方民居的一道独特景观,被誉为“千年之苍茫,百里之画廊”。碹窑的诞生不能不说是民间工艺和生存方式的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和转变。

 

怀安碹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据《张家口的特色古民居》一书描述,在怀安县西沙城乡的许多村庄,绝大多数院落中的房子,是由秸秆拌泥土坯拱筑的窑洞。历史久远,形式多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始古老民居的样本。

怀安碹窑古民居还具有浓郁的三晋文化特色。怀安县历史文化学者张孝廉经过考察研究认为,其缘由归结于:一是怀安邻近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古时曾经隶属山西管辖;二是明初曾有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抽调山西官民于宣府地,组织军民屯田”。

段家庄村名字也有些来头。据村里老人讲,段家庄村里居然没有一户姓段的。原来,该村原名叫龙泉湾村,因为东北面的山沟里常年有多股泉水流出。后来有人认为这里有龙脉,就把流有泉水的山沟改道,斩断了龙脉,从此该村就叫做段(断)家庄了。

在段家庄村东北的高地上,至今仍耸立着一座古堡。古堡近似正方形,边长大概40多米,目前仅存有5米多高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堡墙。土堡里面没有任何建筑遗存,只有七八棵刚吐嫩芽的老榆树显露着一点生机。据说,古堡是明代屯兵用的,高高的土城墙使这里易守难攻,而从古堡向外瞭望,整个村庄及河川尽收眼底。依山傍水,进可攻、退可守,这在当年经常受到来自北方大漠的蒙古骑兵骚扰的年代,不啻为一处绝佳的战略要地。

段家庄村传统文化活动非常丰富。最具文化特色的要数“察灯”(或叫“观灯”)活动。一般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初九三天,每家每户大门上挂灯笼,门外摆上瓜子、糖、茶水、糕点等。灯官骑着高头大马,由马童牵引,前面有人挑着灯笼,后面跟着锣鼓队,敲锣打鼓地挨家挨户道诗句、讨吉庆。“锣鼓打得咚咚咚,灯官来到你家门;院里种着摇钱树,家里放着聚宝盆。”唱罢诗句,房主人就要多少给些赏钱。

采访结束时,正赶上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李彦教授带领团队来进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调研。李彦表示,将在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对段家庄村古碹窑民居的修缮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提出意见,让古老的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让古老的村庄能够可持续发展。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高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