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经济政策新动向:供给侧改革按下转型“快进键”

来源:新华网  2015-12-24 09:24:40  责任编辑:丁璨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韩墨)“中国领导层为明年确立了经济发展蓝图,强调直面长期问题,他们意识到靠借债和投资已无法驱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美国《华尔街日报》作出这样的评价。

    投资、出口等传统引擎“扭力”在减弱,驱动中国经济巨轮继续前行的新力量在哪里?新加坡《联合早报》在分析会议公报后说,面对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领导层继“新常态”之后,再提出另一个经济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回首历史,从诞生于100多年前、强调“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到上世纪8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以供给学派理论为支点的系列改革,供给侧管理的经济思想并非新鲜事物。但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中国决策层使用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似乎更强调从供给端发力带动结构性的整体变革,其治理思路更具“中国特色”,与经济“新常态”的时代特征紧密耦合。

    瑞银证券的经济学专家们在会后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认为,中央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培育新的供给,包括促进公共事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支持那些需求尚未被满足的产业和行业,比如生产更多高质量的消费品和高端机械;二是提高企业效率,包括增进创新和研发,降低各种税费和制度性成本;三是清理过剩产能,加速国企改革。

    从会议公报看,“供给侧改革”是一揽子的综合措施,既有加法也有减法,注重“破”“立”结合。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接受外媒采访时也认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不合理、没有市场和发展动力的产业的过剩供应,二是扶持有市场需求、合理的产业供应,且这两方面应同时进行。

    无论是产能过剩、企业负担过重、投资效益递减,还是创新能力不足、虚拟与实体经济“对流”不畅,都可看作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层层路障。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在充分把握“新常态”特征基础上,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突出“问题导向”,侧重清障排淤,围绕长期阻碍“新旧动力转换”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中国领导人能现实面对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全面调整,实在难得,”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马斯洛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采取强有力措施关闭那些效能差、拖后腿的企业是当下所需。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甩开包袱,逐渐摘下落后的标签,创建高品质的生产企业。”

    卸掉包袱才能轻装前行。化解过剩产能,实现市场出清,去库存去杠杆,实质上是将空转、虚耗和低效的社会经济资源调配到更具前景、更有效率和价值的领域中去,为日后的经济加速转型储备燃料。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在“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中国化解产能过剩需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为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赢得空间。

相关新闻

李克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2015-12-22 17:13:55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2015-12-22 17:10:36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