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但愿这是最后一起电梯安全事故

来源:南方日报  2015-07-30 18:31:29  责任编辑:孙明霞

    丁建庭

    备受社会关注的荆州电梯卷人事故日前有了调查结论:这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初步认定苏州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安良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对此次事故应负主要责任,湖北德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对此次事故负相关次要责任。

    这起电梯“夺命”悲剧带给公众的,不仅是生命的脆弱,还有震惊、愤怒与不安。因为乘坐电梯已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所有城市中的公共场所都安装有电梯,我们也在肆意享用电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但谁也没有想到电梯也有可能“吃人”。在悲剧带来的负面影响下,许多人在乘坐电梯时变得诚惶诚恐,一些网友自创的防范方法也开始热传。总之,公众在使用电梯时,开始夹杂着一股强烈的不安全感。这是公众的正常反应,许多安全事故都会带来这样的后果。但显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种不安全感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庆幸的是,这种不安全感正在消退。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调查结论及时出台。尽管早前有网络“水军”混淆视听,但最后的结论符合公众预期,责任厘定客观、准确、清晰;二是后续防范措施有力。国家质检总局紧急部署各地逐台检查自动扶梯,广东省质监局也已紧急部署风险排查,湖北、上海等地紧急发文暂停使用“申龙”电梯。

    尽管公众的不安全感在消退,但要让公众完全放心使用电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不过,另一方面却是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去年全国共发生49起电梯事故,造成37人死亡。造成事故的原因,可以说涉及了电梯生产、使用、维护、监管的方方面面。同样是在荆州,去年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制售伪劣电梯案,销往国内多省份、价值2200余万元的百余部品牌电梯全部是假冒伪劣产品。还是在荆州,今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国家质检总局对11个省区市展开“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的督察调研,湖北省位列其中,荆州市自然也在其中。然而,这些行动都没能防住悲剧的发生。类似的追问还有许多——这样设计不合理、盖板尺寸与图纸不符、近四年内曾五次出事被曝光的“申龙”电梯,为何能取得质监合格证?湖北德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又是如何维护保养的?商场工作人员发现电梯故障后,为什么没有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这些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认真作答。只有把问题弄清楚了,把责任追到位了,把监管责任发挥好了,才能有效防范电梯事故的再次发生,也才能让公众完全放心使用电梯。

    对于公众来说,这起事故也是一次难得的安全教育机会,只不过代价太大,太让人痛心。连日来,许多专业声音和实地检测纷纷见诸媒体,我们从中至少可以了解到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紧急情况下扶梯如何紧急制动、扶梯中间盖板是否真的不能踩。事实上,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一次查漏补缺的机会,对于公众如此,对于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同样如此。问题是,我们能不能从根子上找出问题所在,从根子上完善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安全生产人命关天,然而频发的安全事故却再次暴露出诸多安全痛点,暴露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电梯事故是这样,地陷事故是这样,飞机纵火事故也是这样。一次次的安全事故,一次次敲响警钟,我们必须从中真正汲取教训,绝不能陷入“好了疮疤忘了痛”的怪圈。只有编织起一张立体全面的安全生产网,才能少一些血泪教训,多一些祥和平安。

    每一次安全事故都无比沉重,安全代价更是无比惨痛,但愿这是最后一起电梯安全事故。

相关新闻

“电梯吃人”背后的行业潜规则

2015-07-30 18:30:18

    把电梯事故只指向电梯质量与生产者,固然来得轻而易举,但似乎并未让“吃人电梯”彻底“闭上嘴”,相反,各类恶性、惨烈的“电梯吃人”事故,甚至仍在不停上演。

像防酒驾一样防“电梯吃人”

2015-07-30 18:30:06

    为了防止电梯事故继续发生,有关部门不妨借鉴交警部门为杜绝酒驾酿成事故,把监管环节前移的做法——无论是否酿成事故,只要喝酒一律拘留。

荆州电梯事故涉事厂商:未接到官方性结论报告

2015-07-30 17:50:06

湖北荆州市安良百货集团有限公司电梯致人死亡事故原因调查报告已经于28日正式形成。29日,苏州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在苏州吴江召开情况通报会时称,针对此次电梯安全事故,目前尚未接到任何官方性的结论报告。

全国去年37人死于电梯事故 北上广老化电梯增多

2015-07-30 17:45:37

    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电梯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
    由于我国2003年以后新增加的电梯比较多,这些集中增加的电梯将集中老化。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