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信诈骗:先骗验证码盗号 再向“好友”借钱

来源:解放日报  2014-09-09 17:02:48  责任编辑:李莎

    市民许先生反映:8月28日,一位微信好友给我发来信息,称把我的手机号码弄丢了,请我再次提供,我便将号码给了他。很快,我收到手机短信,是腾讯科技发来的微信登录验证码,短信同时提示“勿将该验证码泄露给他人”。

    我正纳闷怎会平白无故收到这样的短信时,“好友”却在微信上问我是否收到了验证码,说重新加我微信须提供此“码”。我对“好友”的话似懂非懂,可想想对方丢了我的手机号,重新加要个验证码似乎有点道理,便将刚收到的验证码报给了对方。随即,我的微信便无法正常使用了。既不能发送信息,还出现页面异常,后来干脆跳出需重新登录。可不管怎样尝试,系统一直显示密码错误。没多久,我的电话频繁响起,都问我是不是要借钱?

    记者找到许先生进一步了解情况。

    “当朋友都来问我是不是要借钱时,我隐约察觉自己的微信号可能被盗了,不法分子正利用它向我的微信好友实施诈骗。”许先生告诉记者。

    “比如,好友王女士来电告诉我,‘我’在微信上说自己正陪外地来的亲戚在医院看病,现金带得不够,可办理手续急需用钱。‘我’要她转1万元到‘我’亲戚卡上,还说明天上午就还……”仅账号被盗的第一天,他就接了近30位朋友的类似电话,于是他立即报警。8月31日23:00,在警方支持下,腾讯公司将被盗微信账号予以查封冻结。

    对许先生的遭遇,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信息安全专家张胜先生认为:微信账号被盗的关键点,是很多微信用户是通过手机号码来注册的,用户名即为手机号。一旦不法分子获得诈骗对象的手机号码后,便进入微信“找回密码”页面,填写号码后,系统便会向手机发送“验证码”。一般情况下,只要手机没有遗失或被盗,验证码就不会泄露。

    不过,诈骗分子往往靠“智斗”,编出种种理由从微信号主人那里骗取验证码。像许先生这样对微信安全操作并不熟悉的用户,往往容易受骗上当,亲手将“验证码”奉上。张先生说,不法分子凭“验证码”就能轻易修改微信密码,使原主人丧失对账号的控制权,进而对好友列表中的人实施诈骗。“由于是完全获得了真实的微信号,并不是用其他技术手段‘冒充’,所以‘仿真度’高,危害更大。”张先生还打比方说:“这相当于盗窃犯并不是利用多高明的技术,打开了你家的门锁。而是靠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你,给你下迷魂药,最后让你乖乖地交出钥匙。有时还私配一把,便于经常偷偷摸摸出入!”

    “平心而论,微信、微博、QQ,以及各类网银,安全系统是经得起考验的。‘黑客’们如果攻击这些系统,首先是难度大,其次,一般也不会针对个体用户。”而不法分子采取的诈骗方式,往往是将低级技术与高级骗术相结合。

    “有效防范信息失窃和网络诈骗,关键是不能将密码、验证码等各种‘码’告诉任何人;也不要在任何人包括熟人发给你的链接中输入。还要养成习惯,只要与人发生经济往来比如‘转账’,操作前务必和对方通个电话确认,守住这最后一道关口。”

    最后,张先生提醒说,许先生近30位被盗号的朋友,目前很可能已成为不法分子新的诈骗对象。他们通过每一个账号,就有可能“捕获”更多的受害者。“连锁反应杀伤力很大,大家都要提高防范意识。”(记者马松)

相关新闻

自制月饼成中秋新宠 微信朋友圈流行晒“私人定制”

2014-09-07 11:45:50

中秋逼近,今年的月饼走下高价的神坛不说,还被自制月饼抢了风头。余师傅是杭州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面点主管,受社区邀请来给大家讲解月饼的制作过程。

微信摇来“白马王子” 单身女子失身失财

2014-09-05 16:36:31

通过微信摇一摇认识的白马王子其实是个骗子,不仅骗色还骗钱。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40岁的兰溪单身女子章某通过微信摇一摇结识了28岁的广东男子刘添,双方就此在微信上开始聊天,一段时间后相互之间彼此以老公老婆相称。6月下旬,当章某要求还钱时,刘添却以各种理由拖着不给,并将其拉黑。

网友在微信上买东西后退货 被店主公布真实姓名

2014-09-04 17:21:33

近日,济宁网友“丫丫”在微信上买东西,因为交易未达成被店主贴上了“极品买家”的标签,还被在朋友圈公布了真实姓名。考虑到是通过图片订货,是卖家专门为“丫丫”订购的包包,双方协商后决定由“丫丫”承担20元的来回寄包费用。

卖给微信好友面膜来历不明 起纠纷最终闹上法庭

2014-09-04 17:03:53

围观3个月,宁波的阿敏(化名)下单了盒号称是“泰国进口”的面膜,价值60元。“卖家阿兰(化名)本就是朋友,也看到很多熟人留言说效果不错……”  没想到,因为这盒面膜,两个朋友闹上了法庭。

多数子女拒绝微信加父母好友 专家:孩子渴望自由

2014-08-15 11:26:08

@如郡主:我把我妈拉黑了,她找我老公和孩子哭诉,我只好就范,但玩朋友圈的兴致大减。在尊重父母、子女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搭建互动平台,提升亲情互动意愿,精神家园才会更加厚重。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