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公车改革动真格 河北省驾校未现学车热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7-30 16:37:15 责任编辑:张娜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曹智 实习生肖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本月16日全文向社会公布。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据测算,本轮公车改革将涉及约80万辆全国公务用车。消息一出,一些公车改革试点城市出现了学车热,甚至开办了早班和晚班,让机关干部上班、学车两不误。河北省情况如何?

    驾校报名人数变化不大

    7月22日,笔者来到位于省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足利驾校,负责人刘女士表示,目前该驾校学员人数稳定,和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大的变化,没有出现机关干部集中报名学车现象。

    省会河北蓝天驾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牛女士告诉笔者,目前驾校学员大学生居多,自从去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学员必须学够78个课时,最快4个多月才能拿到驾照,要求更加严格。“如果机关干部较多,驾校也会考虑专门为他们设置一些早、晚班,让他们工作、学车两不误。”牛女士说。

    “我校部分场地目前正在处于审核阶段,下个月才能重新开始授课,虽然目前咨询的人比较多,但是机关干部人数并没有因为公车改革的消息而明显增多。”7月22日,省直驾校客服人员告诉笔者。

    7月23日,笔者致电唐山保定、廊坊等地的20来家驾校,就学车报名情况进行询问,对方均表示没有出现机关干部报名增多情况。

    机关干部可利用零散时间考驾照

    “按照国际惯例,当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就进入汽车社会。河北省石家庄等地早已超过了这个标准,拥有汽车、使用汽车是非常普遍的事。”河北省汽车行业资深专家、原《河北汽车报》主编李庭芳说,“学车热未出现,一方面是相当多的公务人员已经拥有了驾照和私家车;另一方面,拥有专车的领导干部选择或将选择出租车、自行车、步行等替代方式。当然,不排除有些还处于观望阶段。”

    “这次公车改革与过去完全不同,过去试点主要是地方的自主行为,主要问题就是地方存在‘孤岛效应’。这次改革与过去最大的不同: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有明确的原则和具体措施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表示。

    李庭芳介绍,车改的道路已经走了漫长的20年,这次是动了真格,“这次涉及到的80万辆公车背后是80万个领导和司机,力度不可谓不大。按照时间表,2015年年底前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虽然考驾照耗时较长,但是,相对于一年多的时间来说,也算充裕,机关干部可利用零散时间完成学习。”李庭芳说。

    公车问题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建议,如果一个干部遵循“3510”准则,即3公里内走路,5公里内骑车,10公里内地铁或公交,不仅车补能有盈余,身体还能得到了锻炼。

    “单位配了车和司机,由于手头事情多,也就心安理得地坐起了车。公车取消这是一件好事,以后我要多走路,多锻炼,当然,有时间我也会去考个驾照。”某单位领导如此表示。

相关新闻

全国范围公车改革大幕开启

2014-07-30 16:22:01

    全面启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7月16日全文向社会公布。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

取消·补贴·拍卖——聚焦公车改革三个关键词

2014-07-30 16:13:24

    中办国办印发的两个公车改革文件16日向社会公布,提出改革公务用车制度,规范公务用车运行管理,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此次面向全国的公车改革,取消、补贴、拍卖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词汇。

短评:公车改革在落实中不能走样

2014-07-30 16:11:05

    中央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大幕正式拉开。这项改革涉及面广,利益调整深刻,推进难度和压力巨大,因此要从改革落实的细节和制度设计入手,保障公车改革落实中不变形不走样。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