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榜”董俊平:特别的校园特别的爱

来源:邯郸日报  2014-07-03 15:56:28  责任编辑:王营

    ——记“中国好人榜”上榜者董俊平

    □本报记者黄涛通讯员 李世军

    她曾荣获全国“巾帼五一奖章”、省“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2012年荣登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从韶华青春到两鬓染霜,8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和付出,她却觉得无比的充实和幸福。240多个盲障聋哑孩子在她身边,从学习洗脸刷牙起步,到掌握一技之长立足社会……她就是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董俊平。

    董俊平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一次,一个残疾儿童街头乞讨的情景深深触动了她,并萌发了要为这些儿童做点事儿的念头。1991年,她在全县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省里举办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并筹划成立特教班。

    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找教室、借桌凳,忙得不亦乐乎。教室终于有了,但由于家长对特殊教育认识的不足,致使招生工作进展缓慢。于是,董俊平走村串巷摸情况,找到残疾儿童家庭,一家一户地磨破嘴皮做工作。

    1个月后,6个不同年龄、残疾情况不一的特殊孩子聚在了一起。看着6双天真无邪的眼睛,育残成才的责任心在她心头油然生起。

    “无论如何,我要想尽办法教好这些孩子!”发自肺腑的话语,成了她日后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的永恒誓言。

    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最适合的教育,董俊平不断阅读相关教学资料,逐一分析孩子情况,寻找教学策略。

    1997年,上级部门委派董俊平到县城筹办特教班。孰知好景不长,第二年办班场地就被收回,特教班面临着无处容身的尴尬境地,18个刚到校的孩子只能无奈返回。

    想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董俊平彻夜难眠。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她决定把县城家里仅有的两间房子腾出一间来做教室。董俊平的家成了“学校”,学生成了她的家庭成员。

    十几个大人孩子临时组建的大家庭花销不小,仅靠董俊平和丈夫微薄的工资维持着,但她从不收取孩子们的一分钱学费。

    为了照顾几名离家较远的学生,董俊平一个人既要上课,又要给学生做饭,忙得不可开交。到了夏季,董俊平就把卧室和沙发腾出来,让孩子们休息,她一会儿给这个扇扇子、一会给那个赶蝇子。孩子们睡熟了,她又开始给这个孩子洗衣服、给那个孩子缝裤子。就这样,董俊平一干就是四年多,直到2003年8月,县政府协调了校舍,成立了东部县第一所特教学校,董俊平和孩子们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跟着董俊平的这些残疾孩子,大多生活不能自理。一些特别小的,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成问题。面对这些即使在有些父母眼里也被打入“另类”的孩子,董俊平却倾尽全部的爱,雕塑着“残缺的美丽”。

    教会一个残疾儿童正常小便要4个月、大便要11个月,学用牙刷要3个月……哪怕一些在平常人眼里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对于残疾儿童来说,都要磨练千次才能产生“奇迹”。可董俊平从来没有嫌脏嫌累。

    在和残疾孩子的接触中,董俊平发现,一些聋哑少年虽然听说能力受损,但视觉能力特别敏锐。为此,她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与县职教中心、白沟箱包厂等合作,利用孩子们的视觉优势,建成了职业教育实习基地,形成了集“康复—培训—就业”于一体的特教新模式。

    几年下来,30多名学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找到工作,位于天津的一家工厂还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的用工关系。

    如今,董俊平的邱县特教学校,新建了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楼和食堂,配备了8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无论是硬件设施、办学规模,还是办学管理水平,都在东部县首屈一指。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