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灵寿县委大院被赞"最美"

2014-05-13 10:30:37 来源:燕赵晚报

    民生项目上

    五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0%以上

    四次机会,经费都被县委“挪为民用”

    用了60年,按照常理,县委大院早应该盖办公大楼了。

    是盖不起吗?似乎是。这从灵寿县委对自己的“抠门”就能看出来。

    据记者了解,仅办公经费一项,灵寿县委的人均办公经费只有每年1000元,远远低于省里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这1000元,包括了一名工作人员一年的水电费、取暖费、资料费、办公用品……

    真盖不起吗?似乎也不是。灵寿县委对百姓并不“抠门”。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每年国家为灵寿县拨付的扶贫款约在百万和千万元之间,虽然财政一直紧张,但用于教育、民政、农村、交通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却不低。“去年,灵寿财政全部支出为11个亿,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约达9.6个亿,占到了83.94%,达到或超过国家的要求。”灵寿县县长周雪军说。

    “灵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还有7.6万贫困人口。面对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群众,谁也不可能忍心去花钱盖办公楼!”县委书记宋存汉的一席话道出了60年县委大院的“美”之所在!

    据灵寿县原政协主席赵景春回忆,其实县委大院曾经有四次重建的机会。

    第一次,是在1988年。当时县里已征15亩地,打算新建县委办公楼,但是最终根据县情又把筹措的资金挪用到了改善民生上,而未能落实。

    第二次,是在1993年,当时国家计委拨给150万元资金,县里又打算建一座办公楼,改善一下办公条件,但为了农业发展,又将150万元资金修建了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第三次,县里再次想建办公楼,使县委和东边的公安局住到一起,但由于当时普九,将资金再次用于修建学校。

    到了2008年,县里再次筹资1300万元准备建一座综合办公大楼,以解决办公用房严重不足的问题,但最终还是决定把这笔钱用在发展农村教育上。也正是这笔钱,解决了农村学校的取暖问题,使全县262所农村中小学校全部用上了节能环保的供暖锅炉,2.3万名农村学生告别了煤炉取暖的生活。

    “在灵寿,最美的院落是校园”

    “告别煤炉取暖的生活”,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尹秀江的30年教育生涯中,却并非那么轻松。

    作为如今的灵寿县教育局副局长,尹秀江曾在学校工作多年。“每到冬天晚上,我都是拎着一把大铁钩子巡逻。钩子干什么用?专门用来钩开宿舍的窗户,宁可冻一点,也不能让孩子和老师们中了煤气。”尹秀江感慨地说,在煤炉取暖的时候,每个冬天,都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在教育上的投入,灵寿每年财政投入最大。记者从拿到手里的一份《2008-2013年民生支出情况表》中也看到,五年来,灵寿县在财政支出方面,投入最多的四项,排名分别是教育、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投入位列第一。

    2008年,用来建县委办公楼的钱给孩子们办了这件实事,让尹秀江打心眼儿里对县委的安排佩服。让尹秀江更佩服的是在2013年,这一年灵寿对教育的支出数额达到了23181万元。

    2013年,灵寿县西部山区5个乡镇的初中学生全部搬进了刚刚建成的灵寿二中。这是一所占地77亩,投资八千多万元建成的高标准教学楼。六栋漂亮的教学楼和花园式的校园,在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显得格外醒目。在这里,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全校69名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学生上课采用的是“优课系统”教学软件……

    他还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从2008年至今,全县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总投资2.218亿元,上百所农村中小学校盖起了教学楼;新建1所城区寄宿制初中,新、改、扩建7所中心乡镇(学区)寄宿制小学;2013年,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的3393名适龄学生得到转移安置; 2013年,县里为灵寿中学引进19名优秀教师,公开招录幼儿教师40名、特岗教师154名;设立150万元县长教育特别奖,重奖为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学生……

    也就是在2013年,该县高考本一上线人数由去年的4人增至43人,灵寿中学还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是教育事业全面振兴的一年。“可以说,灵寿的教育水平已经超过了灵寿的经济水平。” 尹秀江说,“说句实在话,在灵寿,最美的院落是校园。”

【责任编辑:苑旭森】 灵寿县委大院被赞"最美"
河北新闻网
News
河北新闻网
http://zhuanti.hebnews.cn/2014/2014-05/13/content_3933597.htm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