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百岁袁奶奶的家风:母慈子孝 勤俭持家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3-28 10:27:08  责任编辑:张娜

    袁盼妮老人是家人眼中的“老小孩儿”,打纸牌时大家都故意让着她,哄她开心。 河北日报记者 赵威摄

     编者的话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家是社会最小的细胞,而家风则是社会风尚最直接的体现。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生活作风、行为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家风清正,是国泰民康的重要前提。家风正,则民风淳。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家庭中初步培养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因此,“铸燕赵义门,兴良善家风”应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今天起,河北日报推出《善行河北·晒家风传美德》系列报道。在进行海访的同时,也诚邀您讲述您的家风故事。您可以将相关信息发送给我们:hbrbpwj@sina.com。

    家住石家庄方兴小区的袁盼妮老人,今年101岁,依然每天为儿孙手纳鞋垫。袁奶奶在密密的针脚里缝进了关爱,缝进了亲情,也缝出了尊老爱幼的四世同堂大家庭——

    密密针脚传亲情

    坐在暖气旁的小床上,袁奶奶一针一针地纳着鞋垫,阳光穿透玻璃洒在她身上——3月4日下午,记者到101岁的袁盼妮老人家采访,刚进门就看到了这样一幅温暖的画面。由于耳背,袁奶奶没有意识到记者的到来,依然坐在床上专注地纳着鞋垫。

    “俺娘一天到晚手里不离针线活儿,俺们全家四代、二十多口人,都用着她亲手纳的鞋垫。”袁奶奶的二儿子、65岁的赵国平自豪地对记者说。

    “俺娘纳的鞋垫穿起来可舒服了!虽然年纪大了,可她的眼睛不花,你看这针脚多密。”袁奶奶的二儿媳、61岁的辛书秀笑着说。随后,她从小床底下的柜子里拿出了厚厚一摞、有大有小的鞋垫,佩服地说:“都是俺娘纳的,俺们可有福气了!”

    赵国平告诉记者,他们老家在灵寿县中城乡东城南村,家里兄弟姐妹5人。爷爷奶奶去世早,父亲在外当兵,母亲一人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劳动。由于家境贫困,买不起衣服、鞋袜,母亲就自己动手给5个孩子做。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半夜睡醒一觉,常常看到母亲依然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做鞋、做鞋垫、补衣服。

相关新闻

陈思思受访谈“家风” 呼吁年轻人多陪父母(图)

2014-03-24 15:49:53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青年歌唱家陈思思接受中国妇女杂志采访,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新歌《平易近人》和她对家风的看法。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陈思思认为自己有责任呼吁在外打拼事业的年轻人,多抽些时间陪陪父母。

不贪便宜讲诚信 家风家训树灵魂影响后人

2014-03-19 10:20:58

为了锻炼口算能力,姥爷常常和我玩卖菜游戏,姥爷假扮顾客,我则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小商贩。有一次,在玩游戏卖猪肉时,我因一时疏忽,多算了5毛钱,姥爷并不知情,如数付账。虽然在外地,但幼年的游戏场景常常清晰地浮现在脑海,提醒我便宜莫占,诚信待人。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