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3-18 09:08:21  责任编辑:孙婷

    1962年2月,也是一个春天。在塞罕坝最早的建设者赵振宇老人的记忆里,这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春天。那一年,他与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300多名学生和工人,组成了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建设大军,来到了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塞罕坝。

    “刚来塞罕坝时,冬天是最难熬的。”赵振宇回忆说,摄氏零下40多度,白毛风一刮就是几个月,起风时对面看不见人,气都喘不上来。没膝深的雪窝子,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白茬羊皮袄穿在身上经常被冻透。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褥子、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

    刚刚建场的塞罕坝只有少量房屋,却一下子涌来几百人,无处栖身,就住仓库、车库、马棚,还住不下,就搭窝棚;没有食堂,就在院子里支个棚子,架上几口大锅,露天吃饭;没有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加野菜;没有副食,就吃咸菜,有时吃盐水煮麦粒,能吃上点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者们顶风冒雪,以苦为乐,艰苦创业,第一年就栽下了近1000亩树苗。然而,林木成活率不足5%。

    迎难而上,不信东风唤不回。1963年开春,造林号角再次吹响。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带领职工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在一个叫做马蹄坑的千亩荒原上,搞起了造林大会战。30多个昼夜鏖战,千亩树苗根植地下。当年10月,造林成活率高达95%。“马蹄坑大会战”告捷,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栽植针叶树成功的先河。

    “如果重新选择,还是塞罕坝!我的青春我的梦都在那儿!”今年70岁的陈彦娴说。

    陈彦娴,“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之一。1964年,承德二中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6名女高中毕业生带着梦想,扎根塞罕坝林场。

    春天造林,她们要将一棵棵带泥浆的树苗放到植苗机上,两手不停地取苗、放苗,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回到窝棚里,腰酸腿疼,两眼发干头发胀,穿着带泥水的衣服倒头就睡。进入十月份,苗圃开始进行选苗作业,她们在选苗棚里一坐就是一天,每人平均每天都选上万棵苗子。收工时,腿都不听使唤了,站不起来,腰也直不起来,整个人就像僵住一样,好半天才能动。

    如今,赵振宇、陈彦娴这样的第一代建设者都已经退休,许多人已长眠林下。然而,“马蹄坑大会战”“六女上坝”所蕴含的精神却已星火燎原。

    以“走火入魔”的创新精神,攻克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防火等世界林业尖端课题

    “你猜猜这是什么松树?”3月13日,北曼店林场党支部书记孙国龙指着场部后山脚下的一棵2米多高的松树问记者。令人惊讶的是,这棵松树下半截为樟子松,上半截为红松。

    “这是塞罕坝独有的树,樟子松上嫁接红松。”孙国龙介绍,塞罕坝樟子松多,而红松果材兼备,2008年,他们实施了“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研究”项目,引进东北地区优质红松,选择生长健壮的樟子松幼树进行嫁接试验。经过接穗运输、储存、防寒以及人工促进木质化措施等积极探索,目前嫁接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

    这仅仅是塞罕坝人科学求实、善作善成的一个缩影。在物质和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的条件下,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坚持科技引导、勤于钻研、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先后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取得了多项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创新发展的自我超越。

    这其中,樟子松落户塞罕坝就是一项令人瞩目的创举和发明。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