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林场群体:绿了青山白了头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3-11-28 13:59:40  责任编辑:赵耀光

    【人物名片】

    14年来,塞北林场务林人怀着“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的信念,在荒山秃岭上摸爬滚打,硬是在不毛之地建成10个十万亩示范工程区,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在东西绵延255公里、南北纵跨33公里、方圆1500平方公里的坝头沿线,构筑起一道固沙卫京、造福于民的“绿色长城”。

    【主稿】

    有这么一个群体,凭着锤子钉钉子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在沿坝山地打响了一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人民战争”。他们14年攻坚克难、不懈探索,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闯出一条条新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

    塞北林场组建于1999年,下有6个分场,有干部职工99人、护林员204人,主要承担着河北省“再建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在张家口坝头沿线沽源、赤城、崇礼、张北、万全、尚义等6县、39个乡镇、187个村的实施。14年来,他们用一锹一镐的努力、从一坑一株做起、让一坡一沟成林,使东西绵延255公里、南北纵跨33公里、方圆1500公里的坝头沿线彻底告别了昔日的“荒山秃岭”,一座巍峨的绿色长城横空出世,横亘在坝头一线。

    他们长年累月坚守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大山深处,一把铁锹两只手,死把愣拧抓造林。每年正月十五一过,他们就深入实地,一沟一沟地规划,一坡一坡地设计,摸爬滚打在山上。长期的风餐露宿,同志们没有一句怨言,不讲条件,不讲代价,把艰苦奋斗看成是对事业的追求,把植树造林当做自己人生的价值。

    他们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创造出“看天植树,多季造林”新模式,他们通过采取“造林死把硬拧,护林死看死守,机制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硬是在荒山秃岭上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万亩示范林工程,建成了沽源南厂、西坝、南滩、冰山梁、九龙泉和崇礼桦皮岭、赤城马营、尚义县环县城绿化、万全高速通道绿化、崇礼羊草沟等10个10万亩工程区,在方圆约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上百万亩一亿多株的绿化带,项目建设取得可喜成就。

    他们不断推进机制创新,在坚持公有制造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造林机制,通过激活机制,进而推动造林工程的整体推进。经过反复论证、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了塞北林场以投资、分场以管理、乡镇以协调、农民以土地入股的“1:2:2:5”的股份造林机制。也就是说,每造两棵树就有一棵是农民自己的。这样,把更大的利益让给了农民,让农民成为林场的股东,进而调动起他们参与工程造林的积极性。

    如今,项目区内林木、中药、野菜、牧草等价值达百亿元资源,按照股份归农民所有。同时,促进了当地劳务、运输、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圆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梦。

    14年过去了,如今放眼望去,百万亩林海屹立在坝头一线,郁郁葱葱,林涛汹涌。据有关部门监测:项目区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5%提高到现在的57%,林木蓄积量达260万立方米;现已成林的55万亩林地,每年固定二氧化碳约421万吨,释放氧气约475万吨。年降水量由不足300毫米增加到510毫米。工程区由昔日的荒山秃岭成为京津周边空气质量最好、植被条件最佳、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文/河北日报记者郭东)

    【人物心语】

    林场员工:绿了青山白了头,誓还清水和蓝天。

相关新闻

张家口塞北林场务林人用青春筑“绿色长城”

2013-11-25 15:28:32

14年来,塞北林场务林人怀着“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的信念,在荒山秃岭上摸爬滚打,硬是在不毛之地建成10个十万亩示范工程区,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在东西绵延255公里、南北纵跨33公里、方圆1500平方公里的坝头沿线,构筑起一道固沙卫京、造福于民的“绿色长城”。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