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专家:房产税将成为支持城镇化建设重要保证

2013-12-18 11:12:33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财政资金能否满足城市建设的大量需求?或者简单点说,"钱从哪儿来?"正成为中国城镇化绕不过去的坎儿。据国家开发银行推算,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的需求量,至少要达到25万亿,可是以2012年为例,全国财政收入总共不到12万亿,就算政府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城镇化上,两年"不吃不喝"也不够用!

  正是这巨大压力逼迫出来了巨大的动力,中央提出的城镇化任务清单中,给出了"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的答案。什么是多元的资金保障?如何做到可持续?怎样才能吸引民间投资融入城镇化的滚滚大潮之中?

  河南漯河市空冢郭镇居民杨海英在过去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村民到市民的"蜕变"。随着她的户口从"农业"变成"非农",与之相关的养老、教育、生活都发生了的"巨变"。

  杨海英:现在就是干净,水也方便,电也方便,洗澡也方便,啥都方便,黑了不是可多人跳里,唱哩,放音乐哩,住着是可得劲,比城里还好哩。

  一系列变化的背后还是需要"钱"做保障。漯河市空冢郭镇镇长助理陈克松却着实为这件事儿犯愁。

  陈克松:最大的苦恼就是现在农村基础包括乡镇经济基础太差,你想搞建设,没资金你啥也弄不成。

  有类似感受的绝不仅仅是陈克松,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党委书记翟纯乾也有同样的苦恼。

  翟纯乾:从我们昆仑镇来说,税收不到3个亿,地方财政收入1亿多一点,能够用的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显得比较困难一些。

  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城镇化也不可能凭空画大饼,解决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显然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其中包括政府资金,也包括民间资本,而前者又由地税收入、转移支付、地方债券和政策性贷款等组成。在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看来,不同来源的资金要花到不同地方。

【责任编辑:丁璨】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