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流动平台赏田园风光:龙泉组团吆喝乡村漫游

来源:浙江在线  2013-10-14 01:32:22  责任编辑:郭凯

小梅镇黄南村千亩油菜花基地,花丛中的“小蝴蝶”。 夏丹 摄

    早上7时,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农家乐业主杨根贵,已从自家竹林挖回25斤竹笋,小白菜也摘了回来。“6点就起来准备了,今天有得忙了。”

    今天是黄南村的大日子,像杨根贵一样,热情的村民一早就忙开了:蒸乌饭、煎清明果、打麻糍……要问他们,不过年不过节为啥忙?村民会大声告诉你:“‘乡村漫游节’转回黄南村了,今天村里要来很多客人。”

    龙泉“乡村漫游节”,是一个流动平台,由市农办、市旅游局牵头,在市内部分美丽乡村中轮流举办。根据各地最突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按“四时风光各不同”原则,有序开展。“去年举办了四场漫游节,春天到黄南村赏油菜花,夏天到李山头村体验农事,初秋到柳山头村看古树,深秋到屏南镇尝甜南瓜。”龙泉市农办主任吴联峰介绍。

    杨根贵记得,去年4月份开启的“乡村漫游节”,首站正是黄南村。过去这一年,黄南村因“漫游节”发生了不少变化:“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我这个农家乐变化最明显,周末人很多,有时候屋门口停的小车就有20来辆。再就是村子变清爽了,大家都知道把垃圾放进垃圾桶。”

    “四场漫游节,犹如4颗落入水中的小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吴联峰形象地比喻。上垟镇的小黄南村看见黄南村的变化,龙南乡看到了屏南镇的变化……越来越多乡村要求加入进来。由于请求加入的电话太多,龙泉市农办索性决定,由有意愿的各乡镇(街道)主动上报,市农办进行筛选排定。就这样,今年的乡村漫游节增加到11场,涉及全市12个乡镇(街道)。

    在吴联峰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份详细安排:3月“春光黄南‘醉’美乡村”、4月“上垟镇笋王比赛”、7月“避暑胜地养生屏南”、9月“美丽塔石梦幻乡野”、11月“枫叶红时官浦垟”……“今年的乡村漫游节活动已全部敲定,3月开始到11月结束,每个月到龙泉,都能欣赏到田园好风光,且月月不重样。相信,到明年,漫游节场次还会增加。”吴联峰兴奋地说。

    其实,乡村办节庆,并不稀奇。所不同的是,龙泉将原本零星分散的乡村节庆,进行了资源组合,组团吆喝。那么,联合起来较从前分散办节庆,有哪些优势?

    正好到黄南村取经的道太乡很有体会。“2007年乡里办过一次钓鱼节,影响力很小。首先就是没经验,没办过节庆,根本不知道活动如何组织、节目怎么安排。由于没经济效益,村民积极性不高,这些年再没办过了。”道太乡人武部长刘平回忆。

    “有了漫游节这个平台,我们打算再办钓鱼节,已经计划好了,就是今年漫游节的第十站。”道太乡副乡长雷绍丽说。“漫游节是政府部门搭建起来的平台,品牌大,号召力强。在活动组织方面,有关部门会有些经验性的指导。最关键在节庆宣传方面,这个月初,市农办就将旅行社和乡镇召集到一起,双方直接对接,将对外宣传的事全部交给旅行社。旅行社的资源广,能引来上海、杭州、金华、温州、丽水等地游客。这个问题解决好,就成功一大半了。像去年黄南村漫游节,吸引了1万多名游客,这个数字不得了。”她很期待。

    “通过几年的培育,把龙泉乡村漫游节的品牌打响。不可能所有乡村一试就成功,但借助这个平台,培育出一批叫得上名的美丽乡村。”按吴联峰的构想,政府部门将逐渐抽离出来,让乡村、村民自主操办,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先扶着他们走一段,一段时间后,让他们自己慢慢站稳向前走。”

相关新闻

龙泉青瓷千年“非遗”的华丽转身

2013-10-14 01:14:47

近年来,龙泉市围绕文化弘扬与产业培育互促共进的目标,做大做精做强青瓷产业,全力打造龙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市青瓷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普遍提高,科技化程度不断加强,影响力和竞争力逐年提升,支柱作用正逐步显现。

浙江龙泉在建厂房坍塌 死亡人数升至6人

2013-09-17 17:17:59

15日,浙江省龙泉市瓯江青瓷公司的在建厂房进行浇筑平顶施工时,一高大支模架发生坍塌,导致现场施工工人被压,14人受伤,其中5人死亡。17日,龙泉市委外宣办表示,目前,死亡人数已经上升至6人,他们公布了这些遇难者的名单,分别是:  练某某,男,49岁,龙泉兰巨人;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