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底线与自觉

来源:人民日报  2013-08-29 10:15:54  责任编辑:张昭

    记者 刘阳 赵婀娜

    人民视觉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生成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信息获取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它的变革力已经直接渗透到公众的社会生活与思维方式,潜移默化间对整个社会机能进行重构。

    在“微时代”,网络与现实两个舆论场的分野一直与微博、微信的发展相伴而行。“看十分钟的微博,要看一个星期的《新闻联播》才能缓过劲儿来”,网民的戏谑调侃生动地道出两个舆论场间的巨大“温差”。

    的确,负面情绪、群体愤怒、谣言风波、哗众取宠……乱象丛生的网络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社会情绪的“高压锅”,任何一个舆论事件都可能将它引爆,并在现实社会中酿成严重后果。

    事实上,两个舆论场的分野还不足以说明“微时代”的网络世界所具有的巨大辐射力。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生成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信息获取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它的变革力已经直接渗透到公众的社会生活与思维方式,潜移默化间对整个社会机能进行重构。“微时代”网络空间的思维方式、社交方式、情绪色彩,已经蔓延至现实社会本身,任何原本活跃于“线上”的群体情绪,都可能转变为“线下”的群体事件;任何原本在“线上”振臂高呼的网络名人,都可能在“线下”赢取现实利益。渐渐地,网络世界已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现实社会,并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情绪和舆论潮流产生裂变的核心。

    “微时代”对社会的改造力何以如此巨大?以技术革命为载体的传播方式变革自然首当其冲。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是传播载体的革新与传播方式的革新,它还不可避免地作用于内容生产乃至思维方式,使整个社会内容生产的上游环节发生巨变。

    具体来说,“微时代”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简单化、浅表化、平面化的特点,这一方面决定了深刻的思想和复杂问题的论述无法展开,一方面导致了具有煽动性的极端言论更易吸引眼球,从而使大量极端言论的产生和传播获得可能。而与此同时,匿名表达与匿名传播又进一步助推了这种偏激情绪蔓延的可能性,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的“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不必承担责任”,在“微时代”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而这一切,则恰恰说明了“微时代”的网络空间其实难以避免地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基因缺陷”。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网络世界的“气候”会逐渐蔓延到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的舆论环境、社会生活进行有力的撕裂,甚至反过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现实社会公众情绪和舆论生态的发展?

    诚然,现实社会本身的诸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和文化发展的滞后也在一系列现象和事件中体现出来。这种发展过程中的“甩尾”现象,为文化失范和社会心理失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法律执行不严、法治不彰、社会综合改革滞后、官员腐败、社会公共价值取向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社会公众的心理安全感缺失,而文化发展滞后、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应不足,则又在另一方面造成了社会精神生活层面的大量空白地带。空虚、焦虑、浮躁、偏执、暴戾、道德滑坡……一系列负面情绪和不良心态应运而生。

    社会现实的诸多困境,加之新的传播方式的放大和助推,使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也越来越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应当正视的是,对于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来说,这种社会心态与社会情绪带来的社会舆论的复杂性,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目的的可乘之机。网民的空虚、盲从、偏激、易怒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制造和传播谣言、制造舆论事件,进而实现对现实社会发展进行恶性影响与干扰提供了机会。由“线上”情绪转至“线下”事件的社会舆论事件和群体事件频繁发生,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全社会的信任度日益下滑,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愈发艰难,社会体系对负面情绪的承载力屡次接近底线……社会发展面临的恐怕已经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挑战,而是在复杂的舆论生态中随时有可能失控的危机。难道,这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足够警觉吗?

    当然,“微时代”的到来,也为社会管理者倾听民意、完善管理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有效的渠道。近年来,以网络为阵地发生的舆论监督行为对反腐工作的推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网意”固然重要,但“网意”决不能简单地与“民意”画上等号,尤其是在当前舆论网络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对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和集体焦虑是放任自流还是积极引导,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不久前,网络空间“七条底线”引发全社会关注。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些应当、也必须成为每个网民、每个公民都恪守的观念,因为,当我们认识到网络舆论对现实世界的解构能力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七条底线绝不仅仅是化解戾气、释放正能量的必须,更是守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祖国安全的必须。

    当然,只有网民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管理的升级、法治思维的营建、主流媒体引导能力的加强、社会文化发展的跟进都至关重要。加快形成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信任度,是增强公民心理安全感的重要举措。而只有全社会的心理安全感得以提升,“微时代”的舆论生态才能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