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地震时如何避险自救

  -寻找和救助被埋压人员时注意事项

  先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也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者。

  如果听不到声音,可请其家属或邻居提供情况。

  根据现场情况和房屋结构,分析被埋压人员可能的位置。

  不要轻易离开寻找目标及环境。

  有组织地分面、分片、分户包干彻底寻找。

  为了保证被埋人员的安全,使用工具扒挖埋压物,当接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

  要特别注意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被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

  扒挖过程中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

  扒挖过程中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扒挖过程中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等递给被埋压者使用,以增强其生命力。

  施救时尽量先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再使其胸腹和身体其他部分露出。

  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暴露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搭建防震棚的注意事项

  搭建棚舍的场地要开阔,农村要避开危崖、陡坎、河滩等地,城市要避开高楼群和次生灾害源区,不要建在危楼、烟囱、水塔、高压线、立交桥附近,也不要建在阻碍交通的道口,以确保道路畅通。

  在防震棚中要注意管好照明灯火、炉火和电源,留好防火道,以防火灾和煤气中毒。

  防震棚顶部不要压砖头、石头或其他重物,以免掉落砸伤人。

  本市防震减灾各项活动进展情况

  -积极推进我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民众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树立科学的积极防御思想,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坚持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和公益性的原则,主动承担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和宣传工作,自2000年起,在全市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目前,经审核认定,已命名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九家,取得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还有几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正在积极建设和完善中。

  -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增强民众防震减灾意识,是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重要和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必要的防震减灾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很淡薄,中小学校舍抗震能力薄弱,学生缺乏地震应急知识和能力,这些问题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带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而重视校舍抗震加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学校就能在地震灾害中减少损失,将灾情降低到最小。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地震应急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的技能,进而使全社会科学、有效地防御地震灾害,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地震突发灾害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各级中小学校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应紧密围绕课堂和课外学习,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或第二课堂。通过开展科技竞赛、科技夏令营、兴趣小组等课外、校外科技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地震自救和紧急避险技能的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技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的能力。通过建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我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好的学校,是海淀区东北旺中心小学。在海淀区地震局的指导下,该校从2004年7月开始系统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并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软硬件条件,投资建设了海淀区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7月,东北旺中心小学被中国地震局认定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东北旺中心小学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主要是普及防震知识,宣传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生存技能,掌握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应该如何应对,怎样逃生,怎样进行自救、互救。他们还从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入手,成立了应急指挥机构;组建了一支80人(以老师和高年级学生为主)的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了地震监测点,并在师生中间开展动物养殖,全面开展地震宏微观观测;开设了地震和安全教育为主的科普课堂;编写了《地震》校本教材;利用学校操场和基础设施建设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每年组织多次地震应急疏散演习和宣传教育活动。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金卫卫】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