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两会好声音”从哪里来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引起高度关注。会内会外,论国是,说民生,热点频出,焦点汇聚。2013年全国两会本报北京报道组,在及时报道两会新闻的同时,还将以谈话的方式梳理两会热点,近距离观察两会,用新视角解读两会话题。 ——— 编者

    河北日报记者 曹阳葵 谷 峰 李忠志

    李忠志:来到北京这两天,如果问我最关注什么,那就是“声音”——— 聆听到有价值的“两会声音”。两会这个公共平台,首先是汇聚各类声音的平台。会场内外诸多声音中,我们最期待听到的又是代表委员们的声音,他们代表人民参政议政,履行职责,他们的声音是百姓的心声,也是中国进步的声音。

    谷 峰:对于我们这些报道两会的记者而言,每年都有一个担心,就是怕听不到有价值的声音。但这两天,通过记者与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们接触,我们打消了这个顾虑,无论是新代表委员,还是老代表委员,不但热情高,而且有价值的“声音”多。

    曹阳葵:在与代表委员接触中,我发现有一些建议,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价值,比如,关于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一步融入城市的建议、在社区建立托老所的建议、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建议,等等。

    李忠志:每一条建议都关系到群众利益,值得称赞。全国两会,各类声音汇聚,什么样的声音才称得上是“好声音”?以往,有两种声音似乎很受一些媒体关注,一类是明星代表委员的声音,一类是哗众取宠的“雷人雷语”。这类声音虽然很能博取眼球,却不一定是“好声音”。“好声音”并不在于由谁说,更不一定追求轰动效应。我想,它的标准有这样几个字,一是“准”,准确反映民意呼声,回应群众关切。二是“新”,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时代问题。三是“实”,建议提得实,措施能落实。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发出成熟理性的声音,而不是图热闹、秀个人,这不仅意味着代表委员素质的提升,更意味着政治的进步。

    曹阳葵:进入“两会时间”,人们不仅希望听到“两会好声音”,更关注“好声音”从何而来?我想,最重要的是“接地气”。平时和群众联系少、互动少,会议马上要开了,临时抱佛脚,仓促提一些建议,临时准备讨论发言,绝不会发出“好声音”。代表委员在两会上说什么,应多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去看问题,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多提一些对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有益的建议。代表委员“接地气”,声音才会“有底气”。我了解到,咱们省有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叫杨静之,他曾为了一个提案奔波调研了三个月。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郭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