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看霾 PM2.5六成源于燃料燃烧
河北新闻网
2013-02-05 08:2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金卫卫
【字号

本站搜索

  2 PM2.5指数不会“注水”

  “湿度超过90%称为雾,低于80%时称为霾。雾和霾的共同特点是两种气候条件下大气能见度都比较低,区别则是雾由小水滴组成,而霾的主要成分是固体小颗粒。”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郭斌介绍说,雾天的气候特点可以为霾的形成提供必要条件,4级以上的风才容易把空气中的污染物吹走,而雾天风力一般在1—2级左右,并且湿度较大,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固体小颗粒聚少成多形成霾。“这就造成了大雾天气中,空气污染问题的进一步加重。”

  那么,“监测仪器会否将微小水滴混同成PM2.5,造成指数注水,过度放大?”面对公众疑问,郭斌回应,雾中的小水滴不会对空气污染物数据产生干扰,小水滴进入空气质量检测设备就会被烘干,以此可杜绝小水滴计入污染物含量带来数据误判的可能。“实际上,为规避空气湿度波动造成的误差,我们在实际的监测技术中采用了更为复杂的解决方案。”范朝说,“在PM2.5中,有许多是呈液态的可挥发化合物,如硫酸盐、硝酸盐等,这自然也是一些危害健康的污染物,但如果加热过度,这种挥发物就可能随水蒸气一起逃逸而出,造成监测指标偏低。”

  范朝介绍,他们采取了智能加热技术,通过反复实验验证建立有关数据模型,加热温度随湿度不同而自动调节,以确保在大雾等湿度动态变化时期的精度。

  3 PM2.5六成归罪燃烧

  那么,空气中的微小污染颗粒物都是什么?又从何而来?“这些细小颗粒的构成十分复杂,且结构并不稳定。”范朝说,“目前只能将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类物质实施重点监测。”根据去年我国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六项被纳入监测范围。“当然,除了PM2.5和PM10这类综合性指标外,其余物质的检测都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范朝介绍,这几类物质常用的自动检测方法为:二氧化硫采用紫外荧光法;二氧化氮采用化学发光法;一氧化碳采用非分散红外气相滤光相关光谱法;臭氧采用紫外光度法。“上述这些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会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等,形成二次污染。”范朝还表示,在冬季气温低时,一些气态烟雾可能冷凝成液态微滴,这也是冬季空气污染较夏季严重的原因之一。

  “对于我省而言,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首要污染物,其中以PM2.5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最大。而PM2.5的来源十分多样和复杂。”郭斌表示,根据统计和测算,我省约有60%的PM2.5污染来源于燃煤、机动车燃油、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还有23%来源于扬尘,剩余的17%多来源于溶剂使用及其他途径。“在我省及一些周边地区,尤其是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会排放大量有害物质。以燃煤污染为例,北京每年燃煤量为2000多万吨,而天津达7000万吨”,郭斌认为,如此大规模的燃煤消耗,直接导致了PM10和PM2.5的增加以及空气质量的明显下降。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