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实名制——沙元森
河北新闻网
2011-12-29 13:19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丁宁
【字号

本站搜索

春运在即,人潮又起,将要踏上旅途的人对于车票都会有更多的关注。

几乎每年的春运都是一票难求,公众也有不少怨言,特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全国范围的候鸟式迁徙,这显然不是某一个部门能独自承担和解决的。但也有一件事是公众希望能尽快解决的,那就是打击趁火打劫的“黄牛”。据报道,自明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旅客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旅客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购买车票。这算是打向“黄牛”的一记重拳。但是,要让“黄牛”就此偃旗息鼓,恐怕还需要配套的“组合拳”。因为“黄牛”一向惯于钻营,为了利益总要试图寻找制度的漏洞。

目前的车票实名制,主要体现在购票环节,无论是在售票窗口购票,还是通过电话或网络购票,均需要登记有效的身份信息。一人一票,不能顶替,这些规定打击了“黄牛”霸占窗口、轮流套购的惯用方式,但是,目前的实名制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网购中的“抢注”使得一些旅客平白无故地失去了购票资格,也可能给“黄牛”留下空隙。另外,如果不在验票环节实现百分之百的实名制,“黄牛”也许还敢倒卖那些打印了身份信息的车票。

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要给实名制泼冷水,恰恰相反,实行车票实名制并不断扩大范围,一直是公众近些年所呼吁的。正是在这种舆论环境中,铁路部门不断顺应民意,最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实名制。只是,公众更希望车票实名制能在开始阶段就做到“有名有实”,让“黄牛”止步、让旅客受益。

其实,实名制也不是新鲜事物。在此之前,很多行业都有实名制的规定,机票实名、储蓄实名、住宿实名、手机实名、微博实名等都逐渐为公众熟知。这些实名制无一例外都要采集客户的个人信息,从而加大了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但为了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公众大多都能接受这个代价。如果实名制最终是“防君子而不防小人”,那就背离了实名的初衷。现在,一些发送非法短信的手机、骗取他人钱财的银行账户,不也轻松钻过了实名制的漏洞吗?残缺不全的实名制就像存在短板的木桶,不仅不能防范违法行为,反而给守法者增添了种种负担。

所以,后起的车票实名制应该后来居上,汲取其他行业的经验和教训,从起步之时就力争规范。如何让丢失车票的旅客挂失,如何解决“抢注”现象,如何在进站时就能做到实名验票,这些问题在技术上应该尽快得到解决。做这些工作,只会增加运营部门的投入,并不会带来更大的效益,但是作为公共服务行业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让旅客走出去,还要让旅客走得舒心。(沙元森)

特别声明:此文系网友留言,不代表河北新闻网立场。| 网友爆料邮箱:wybd2010@126.com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