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张宗祜:具有世界影响的黄土科学家

    30多年来,张宗祜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建立了华北地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解决了大区域复杂地质条件下水资源计算中水文地质参数确定的最大难题,使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得到正确可靠的评估。

    “搞地质就是要出野外,出野外,离不开‘三大宝’。”张宗祜所说的“三大宝”是“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眼到,手到,摸到”,一直到年近80,张宗祜还身体力行着自己的这一原则。在野外,老人依然生龙活虎。

    治学严谨,厚土载物。曾任张宗祜助手的程莉蓉说:“张先生把本应该属于个人所得的奖金拿出来补贴有困难的工作人员和资助资金不足的项目,甚至用自己的钱给博士生发补贴以及资助出版专家书籍。”

    身为大科学家,张宗祜始终致力于让艰涩的科学知识为更多普通大众了解知晓。百忙之中,他曾耗数月时间写成科普读物《九曲黄河万里沙》。由于内容浅显易懂,文笔妙趣横生,这本科普读物已经连续5次加印。

    3年前,张宗祜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但乐观的他不仅未被病魔击倒,反而用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记者在张宗祜家中曾看到,老人的书桌上放着本厚厚的上海地层构造三维图册。“这是上海市有关单位的同志送过来的,他们要我提提意见。”不仅上海,天津市有关部门论证填海造田的问题,也曾远道而来向张宗祜问计。

    张宗祜常说,“按照医嘱,我再坚持两年,病情就能稳定,我还想再出次野外,再上回山,下回河!”(河北日报记者郭伟)

    ■人物心语:

    “按照医嘱,我再坚持两年,病情就能稳定。我还想再出次野外,再上回山,下回河!”

    ■记者感言

    “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赶时髦。”这是张宗祜常挂在嘴边,用来训导学生、嘱托弟子的一句话。在他眼里,为了名利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

    大家张宗祜的成功之路是“走”出来的,他走遍祖国山河,亲眼发现问题,亲身体验调查,亲手试验验证。张宗祜说:“科研的关键是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成功的一半,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调查试验、理论提升和验证。”

    一直到年近80,他还亲自赴野外勘探,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着不变的科研成功之道: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辛苦,付得出勤奋。(河北日报记者郭伟)

    ■网友评介:

    网友“明天会更好”:张宗祜是河北人的骄傲,让我们一起为家乡走出来的大科学家喝彩!

    网友“难得糊涂”:张宗祜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搞科研就得耐得住寂寞,身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杜绝浮躁情绪。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孙婷】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