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 留住马戏大篷 留住欢乐
河北新闻网
2011-10-26 09: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婷
【字号

本站搜索

    吴桥杂技节开幕已经有几天了,像往年一样,马戏大篷依然场场火爆,为广大市民尤其是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今年的马戏大篷有些新变化,演出场地从省会世纪大饭店附近换到西美酒店南侧,这里毗邻省会最繁华的北国商圈,更方便百姓观看。演出组织者也换成了四川大马戏团,他们带来的由俄罗斯等5个国家的16名外籍演员联袂演出的“欧洲国际大马戏”,让观众欣赏到一场久违的马戏盛宴。

    坐在马戏大篷里,听着人们一阵阵欢畅的笑声,记者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自从杂技节开设马戏大篷专场以来,演出场所一直变换,从河北艺术中心西侧到中华南大街,从世纪大饭店附近又到西美酒店南侧,马戏大篷在城市的高楼大厦的缝隙里不停地穿行,成为历届杂技节上一道“流动的风景”,那么,我们能否把这道美丽的风景留下来,给它在这个城市里安个家,把它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

    我还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放学后经常在街头巷尾看到走江湖的艺人们,或玩杂耍、或遛猴、或顶中幡,还有的变戏法,给童年的生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成为我们这代人的一种集体记忆。然而,今天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杂技表演悄然失去了踪影……

    杂技,又称杂耍或马戏,从它诞生之日起便烙刻上了很深的农耕文明的印痕。它最早便是在田间地头兴起,然后开始在民间流传,后来才逐渐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如今,随着我国城市文明进程的加快,杂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因生存土壤的变化而日渐式微。

    然而,传统的杂技是否真的已经过时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大篷马戏所张扬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正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其展现出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恰恰是被机械异化了的现代人所极度缺乏的。

    看着马戏大篷里孩子们那兴奋的表情,听着他们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一个愿望在心中升起:给马戏大篷在城市里安个家吧!把“流动的风景”保留下来,也把欢乐留在我们的生活中。(河北日报记者崔立秋)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