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区积极探索服务基层群众、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
河北新闻网
2011-10-25 14:52
责任编辑:殷大伟
【字号

本站搜索

支部建在楼栋上 服务做到心坎里

邯山区是邯郸市主城区之一,总面积81.08平方公里,总人口35.7万,辖一乡一镇、10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18个行政村,辖区居民人口32.2万人。近年来,邯山区紧密结合实际,针对基层管理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通过开展“支部建在楼栋上”工程,夯基础、建网络、抓队伍,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激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把各项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通了连接群众的最后“100米”,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一、创新“网格管理”,把基层服务网络“建”起来

针对基层管理覆盖不够,社会管理出现“断层”等问题,邯山区从夯实群众工作的基层基础入手,专门制发《关于加强楼院长队伍建设意见》、《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等文件,通过“三个规范”,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规范楼栋党支部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与群众联系最紧密,是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和关键因素。邯山区实施“支部建在楼栋上”工程,在全区先后组建了覆盖城区的278个楼栋党支部和591个单元党小组,建立了街道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建联络站、楼院党员责任区党建“三个一”工作机制,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楼栋党支部和单元党小组四级组织,将全区9000余名党员纳入管理网络,实现基层党组织设置点、线、面结合,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覆盖出现“空白”和管理“断线”问题,确保党组织在辖区的全覆盖。

规范楼院长队伍建设。楼院长与居民群众接触最紧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最佳人选。以楼栋为基本单位,按照在每一楼栋设立1名楼长,每一个单元设1名单元长的要求,在全区选配了2432名楼院长、4230名单元长,通公示牌、网络等将他们的职责、管辖范围、联系方式等进行公开,确保群众随时可以找得着、用得上,从而实现了区、街道、社区、楼院和单元群众工作“五级”覆盖,真正做到了“让群众身边的人来做群众工作”。 楼院长和单元长在群众工作站、群众工作室和楼栋党支部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全面承担起基层信息员、民事调解员、计生服务员、环境整治员、政策宣传员、为民便民员“六员”职能。同时,实行楼院长津贴补助制度,由区财政拨出专款和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自筹资金,每月发放一定款物对楼院长进行补助,累计发放津贴50多万元。加强对楼院长的日常考核,依据岗位责任,通过向居民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楼道长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对楼院长平时的工作表现进行考评,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楼院长予以重奖,对工作不称职、不负责任的,坚持进行淘汰。

规范网格化管理。在组建楼栋党支部和楼院长的基础上,全区每300户至400户左右常住居民设立一个管理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社区干部管理,依托楼栋党支部成员、楼院长,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做好网格内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居民档案,提供对网格内居民和单位的精细化服务,使政府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户居民家中。

二、坚持“支部统缆”,让基层党组织“活”起来

邯山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统揽作用,整合辖区各方面力量,赋予楼栋党支部更多职能,把各项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延伸政府服务触角。利用楼栋党支部上下连接、覆盖面广的优势,推行楼院长代办和协办制度,以楼栋划分责任区,全区稳定、计生、合作医疗、低保、信访等条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量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办理效率提高。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象小区内楼道下水道堵塞、小院路灯不亮、井盖丢失、垃圾清运不及时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小事”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去年,经楼栋党员和楼院长帮办的低保申请、户口迁移、医疗费用报销等事项近4000件,为居民办实事好事1000余件,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开辟社情民意绿色通道。在楼门设立社情民意点评栏和点评信箱,开展“有困难找党员”和“民情家访”活动,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楼栋党员和楼院长一人一册建立“民情日记”, 实行一日一记、一日一清、一日一反馈。按照“一员包几户”的形式,定期开展民情家访,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实现了群众的难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去年,通过楼栋党员和楼院长收集反映的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等方面意见2000余条,反映居民生活困难信息1056条,大批影响基层群众生活的问题得到解决。

前移化解基层矛盾的关口。楼栋支部和楼院长与群众生活在一起,是党委政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各类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在楼栋党支部的带动下,积极开展和谐楼道创建活动,积极化解居民之间多发的一些小“矛盾”,促进邻里关系和谐。目前,全区已建立社区(村)民调委员会76个,社区调解小组169个,设立专兼职调解员3584名。去年,通过楼栋党支部和楼院长排查不稳定因素和各类矛盾纠纷541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532起,调解成功率98%,农林办事处更是创造了连续8年无上访的纪录。

三、突出“特色服务”,引导楼栋内党员“动”起来

加强党员服务管理。广泛开展“让党员回家”“双向认识”等活动,不断加强对党员特别是“断线”党员的双向联系和管理。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六个一”工作机制(即:党员分类登记管理卡、党员活动记录册、党员人才库、“党员风采展示台”、 党员服务站和党群“零距离信箱”),充分发挥支部建立在楼栋、党员活动在楼栋、调解纠纷在楼栋、服务居民在楼栋、环境美化在楼栋、文化娱乐在楼栋的党员“六在”作用,形成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齐心协力创和谐的良好局面。

开展“小众”化特色服务。把大量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断线”党员组织起来,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继续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针对部分中小学生下课后无人照管的情况,发挥退休党员作用,在社区建立“四点钟课堂”和“两代人工作站”等载体,对中小学生进行义务辅导和管护;针对部分单亲家庭面临的特殊问题,建立“单亲俱乐部”,定期组织党员和单亲家庭成员进行联欢和交流,帮助这些家庭解决各方面困难;开展“九号之声”活动,每月9日组织党员进行“义务劳动”、“轮流执勤”、“团结互助”等党员模范带动活动;针对少数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在社区设立“悄悄话室”、“心理减压室”等,由专业的党员志愿者为居民开展心理减压辅导等等,受到居民欢迎。

开展“亮党员身份,做居民表率”活动。把党员的基本情况及其在社区的先进事迹在“风采栏”进行公示,激发他们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热情,从而带动身边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居民自治管理中来。罗三社区的支部书记郭洪章,组织了一支政治素质硬的党员巡逻队,被群众称为“社区110”;滏阳新村3号院组建的巡逻队配合相关部门端掉了四个传销组织和一个盗窃团伙;在三年大样中,楼栋党员和楼院长全力配合全区各项工作,做好政策宣传、低保摸底、入户走访等工作。去年以来,社区党员立足楼栋做好事1万多件,结对帮扶困难居民3000多户。在党员的示范作用下,志愿者队伍发展到248个,参与居民3.5万多人,有510名居民向社区党组织靠拢。

邯山区通过支部建在楼栋上,夯实了群众工作的基层基础,一些影响群众工作生活的“小事”解决了、困扰政府的“难事”好办了、事关发展稳定的“大事”能办了。从邯山区的工作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小官”办“大事”。楼栋支部书记、楼院长、单元长虽然不是编制内的人员,但在基层管理服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他们来自群众之中,与居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同语言,居民认同感强,基层大量原先比较难办的事,在他们的参与协调下可以顺利推进了,一些事关发展稳定的大事,也通过他们的努力,找到了突破口,“小官”办了“大事”。二是党员不“退休”。楼栋支部的建立,不仅推进了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而且为基层社区党员发挥先进作用创造了便利条件。楼栋支部把大量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断线”党员组织了起来,使大量的基层社区党员有了新的归属,继续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员不“退休”的目标。三是完善平台促和谐。依托完善的基层基础工作和完善的群众工作平台和网络,使得社会管理创新有了载体和阵地,促进了各项社会管理创新举措的推进,爱心超市、四点钟课堂、两代人工作站、单亲俱乐部、空巢老人帮扶、悄悄话室等创新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更加和谐。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