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古长城 埋藏在浩瀚史海里的矿藏
河北新闻网
2011-10-19 17:06
来源:
责任编辑:李瑾
【字号

本站搜索

    关键词:河北古长城;埋藏;浩瀚史海;矿藏

    一说长城,人们脑海里往往形成一种定式:秦朝修建,明代重修,历朝历代用来抵御外寇入侵。其实河北境内,从南到北,长城条条,史话绵绵。河北古长城如同埋藏在浩瀚史海里的矿藏,有待发掘,有待磨选……

    最早的中山长城

    实际上,河北境内最早的长城是筑在内陆的。河北古代有过一个中山国,它建于春秋时期,在今正定东北。战国初期,在今定州建都,一度被魏国攻灭,后又复国,迁都今灵寿西北。中山国的疆土并不广大,夹在燕国和赵国的中间,大致包括今保定、石家庄所辖地域的大部。

    河北境内最早的长城,就是中山国建的。司马迁《史记》卷43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六年,中山筑长城。”

    这里说的“六年”,指赵国成侯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69年。当时中山国与其他诸侯国攻伐不止,为了防御别国的侵犯,中山国继楚国、齐国之后,在边界上修筑了长城。

    中山长城修在何处,规模多大,史书无载,遗迹难寻。当时中山国用兵多在南境,据此分析,长城应是建在今石家庄境内,是名副其实的内地长城。

    赵国的南长城

    中山国修筑长城几十年以后,赵国也在边界上修了长城。司马迁的《史记》卷43同样有明确的记载:“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这里说的“十七年”,指赵国肃侯十七年,即公元前333年;“围魏黄不克”,指赵国围攻位于今河南开封的魏国黄邑没有取胜。就在这一年,为了加强防御能力,赵国在自己的南部边界修筑了长城,史家称其为赵国的“南长城”。

    赵国南长城是在漳河、滏阳河堤防的基础上修筑的,《史记》卷43有“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之语。据史学家杨宽考证,这条长城大体上从今武安市西南起,东南行沿漳河,到今磁县西南,折而东北行,沿漳河到达今肥乡县南。

    燕国的南长城

    无独有偶,“战国七雄”中的燕国,也在其南部边界修了长城,河北境内出现了第三条内地长城。

    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都城在今北京市西南。战国前期,燕国还不太强大,疆域包括今北京及河北保定、唐山、张家口、沧州的部分地区。

    燕国南长城是在易水河堤防的基础上扩建的,据《战国策》记载,当时就有“易水长城”的说法。史学家冯永谦考证,易水长城在燕国南界,今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下,经易县、徐水、安新,东到文安县西境。

    这条长城修建时间未留下准确记载,但据《史记》卷70记载,秦相张仪到燕国向刚即位的燕昭王游说时,话语中已提到易水长城。燕昭王是公元前311年即位的,这就是说,南长城是在此之前修建的。

    1965年第一期《考古》杂志曾发表一篇文章,说在徐水县解村瀑河上游东岸,南起石龙山,北至黄山,沿河岸保留着约10公里长的土城,是当年燕国南长城留下的一部分遗迹。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