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点红遍燕赵大地
河北新闻网
2011-10-19 17:03
责任编辑:李瑾
【字号

本站搜索

    关键词:红色旅游;景点;红遍;燕赵大地

  由中国传媒大会组委会发起,中国报业网、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共同主办并组织的“重走《晋察冀日报》红色游击办报路”活动小组与201011日清晨出发。第一站:河北省阜平县。图为:活动小组参观城南庄晋察冀边区根据地革命纪念馆。  

  

    乐亭县李大钊故居、易县狼牙山五勇士跳崖处、白洋淀及雁翎队纪念馆……在河北省,不仅分布着大量的风景及人文旅游资源,更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景点。《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地道战》……这些影片在让人们感受革命前辈丰功伟绩的同时,也使河北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红色旅游景点蜚声全国。

    据省旅游局人员介绍,我省共有红色旅游资源130多处,在全省11个市均有广泛分布,可分为冀南、冀中、冀北、冀东和西柏坡共五大红色旅游区。其中有14个景点名列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时值五一黄金周前夕,春意盎然中,在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的衬托下,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脚步走进这些先烈们曾经战斗过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感受红色旅游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冀南红色旅游区

    主题:挥师华北驰骋太行

    主要景点:邯郸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武安市冶陶革命旧址、纪念馆;邢台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邢台南宫市冀南烈士陵园

    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地点:邯郸涉县赤岸村中央

    景点介绍:占地面积18341平方米,由下、上、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四合院组成。下院设置了司令部会议室、一二九师办公室、刘伯承师长宿办室、李达参谋长宿办室等,院里还有当年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

    上院设置有一二九师军政办公室,太行区党委书记、太行军区政委李雪峰的宿办室和房东宿舍。

    后院和上院相通,南房5间原为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刘邓首长就在这里指挥了大小战役31000多次,收复了198个县城。现已改设为太行木刻版画展室,陈列着太行部队文艺工作者在当年创作的木刻版画。

    此外,在涉县赤岸村北,距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约100米处的将军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元帅、徐向前元帅、李达将军、黄镇将军、王新亭将军、袁子钦将军等6位将帅的灵骨。1998年12月,八路军一二九师陈列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再现了一二九师将士当年在太行山战斗和生活的精神风貌。

    历史背景: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是由红四方面军的部队和陕北红军的一部分改编的。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从1940年12月一二九师迁驻此地,到1945年12月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中央局、一二九师离开赤岸,一二九师首长们在此居住整整5年,其间,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征北战,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地点:邯郸市区

    景点介绍:这座陵园是为纪念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及一二九师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园始建于1946年3月,落成于1950年10月,是我国建设较早、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之一。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分南北两院,总占地面积320亩。园内有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陈列馆、四·八烈士阁、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墓、左权将军纪念馆等纪念建筑。

    其中,“晋冀鲁豫军区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安葬着八路军前方总部、一二九师及晋冀鲁豫军区团级以上干部和边区的英雄近二百名;烈士纪念堂内主要陈列着二百多位晋冀鲁豫革命烈士的遗像、遗物和生平简历;四·八烈士阁是为纪念1946年4月8日在山西省黑茶山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13人而修建的。

    邢台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

    地点: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

    景点介绍:来到前南峪,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气势宏伟的抗大纪念馆、巍峨耸立的抗大纪念碑和生动逼真的抗大学员的群体塑像。这里保留着邓小平、刘伯承、左权、彭德怀和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滕代远、教育长何长工等人的旧居以及电台、图书馆、总机房等旧址。

    抗大纪念馆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工程于1997年奠基,1999年4月30日竣工。馆内陈列着自抗大1936年建立到新中国成立14年的建校史和艰苦卓绝的战斗史的大量图片和实物。纪念馆的北面耸立着抗大纪念碑,通高25.8米,全部由汉白玉砌成。在西部山顶上,是树阴掩映之中的抗大校首长旧居等遗址。

    历史背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1937年初,“红大”随党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更名为抗大。为了贯彻教育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1939年7月10日,抗大总校五千师生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于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校部驻前南峪,学员队分散在附近几十个村庄驻防。抗大挺进华北敌后办学,培训了成千上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使他们成为抗日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骨干力量。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