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落实】把“皮球”变“铅球”
河北新闻网
2011-09-14 16:1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娜
【字号

本站搜索

□河北日报记者 张志欣

在当前利益多元、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省委提出,抓好群众工作平台建设,是我省今年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今年1月7日,省委、省政府在保定涿州市召开了全省群众工作现场交流会,推广保定市建立群众工作站的做法,要求全省各地都要在乡镇(街道)建立群众工作站,在村(社区)建立群众工作室,继而提出时间要求,要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包括群众工作站(室)在内的五级群众工作平台建设。

距离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时间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群众工作站在全省各地建得怎样?它在怎样运行?是挂挂牌子、摆摆样子、徒有其名,还是真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决定选择一个点儿去实地探访一下。中秋节小长假前夕,记者驱车前往保定市易县,开始了此次“走基层”。

易县,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许多人通过“荆轲刺秦”的故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场景和“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以及清王朝两座主要皇陵之一的清西陵知道了这个地方。记者要去“走基层”的地方是易县裴山镇舍龙城村,位于易水河南岸,距县城不算远。正是五谷丰登、硕果满枝的金秋时节,驱车奔驰在辽阔的冀中大平原,一路上,满眼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一人多高的绿油油的秸秆,织成密密的青纱帐,令人赏心悦目。穿过几片浓绿的杨树林,又穿过一条两旁密密排列着毛白杨的窄窄的乡路,一个朱红色三重檐牌坊跃入眼帘,上书四个大字“舍龙城村”——— 此行的目的地到了!

记者要采访的村群众工作站就设在村委会办公的一个小院。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县委书记杨义宝。谈起群众工作站,他告诉记者,群众工作站首创于保定,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有益探索。保定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保定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当年,保定市在总结推广涿州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6200多个行政村和300多个社区中普遍建立了群众工作站。问起建立群众工作站有啥意义,他说,主要是为了“变上访为下访”,把干部由“皮球”变成“铅球”,由浮在“水面”上到真正沉入“水底”,让干部经常下基层、听民声、解民忧。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