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典型】垫钱为乡亲打井,值!
河北新闻网
2011-09-05 1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娜
【字号

本站搜索

 

    从村民王桂清家出来,杨圣满带记者登上了柳河口村后的山梁。只见一根根长12米的铁管首尾相连,从村口蓄水池直通上来,曲曲折折一直伸向大山深处。杨圣满说,1985年,他在县城开始经营一家木材经销站,由于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大。1988年,乡里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回村当村干部。他二话没说,将生意交代给家人后便走马上任。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水。他曾尝试用租井、引山泉水的方式,先后从附近两个村引来了水,可后来由于邻村水位下降、冬季管道常被冻裂等原因,乡亲们吃水还是不方便。“只有打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吃水问题。”杨圣满说,2003年,他根据收集到的打井信息和资料,拿出自家12万元钱,请来打井队。在打井的时间里,他把家搬到了井架下,把铺盖带进了工棚里。需要小工,他挽起袖子,自己就是小工;需要垫石头,他甩开膀子扛;需要胶土,他就把自家的卡车调来,从20公里外的西合营拉。即使是闺女结婚的前一天,他也没有离开自己牵挂的井架。可是,直到打井钻头钻到200米以下,打到的依然是坚硬岩石。第一次打井就这样宣告失败了。随后两年,固执的杨圣满接连打了5眼井,仍然一无所获,却为此用掉了自家50万元存款。

    “当时,有的人动摇了,在背后笑我‘一根筋’,说这个村根本就没水:有的人说我拿了上头拨下的钱,乱花瞎折腾。原本支持我的妻子也和我吵了几次,说钱不能再这样花下去了,日子还得过呀。”说到此,杨圣满眼圈发红,长叹了一口气。

    杨圣满说,家乡缺水的情景和乡亲们那盼水的眼神时时在他脑海里浮现,成为久久不能解开的结。“无论如何也要坚持打井,死也要打!”之后,他聘请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多个探测队和机井队,继续他的打井之路。经营木材挣的钱被他拿来打井,后来干脆把木材经销站卖了继续打井,再不够就从信用社贷款。就这样,杨圣满又打了4眼井,可依然无水,而他却患上了糖尿病、脑梗死、急性肺炎。

    杨圣满的执着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今年春节,曾为杨圣满多次打井的一个打井队向他推荐了一位地质专家。杨圣满连夜坐车奔赴省城接回了专家。“这里肯定有水。”专家的一席话令杨圣满激动不已。在专家的帮助下,4月6日,一支拥有先进钻井设备和先进技术的钻井工程队进村打井。4月16日下午5时,随着潜孔锤一次次重重地落下,忽然间,20多米高的水柱喷射而出。“出水了!”“成功了!”乡亲们高兴得哭了,而杨圣满终于笑了。

    从山上下来,杨圣满带记者去看了几处曾经打过井的地方。历经时间和风雨的洗礼,已然看不出当时打井时那壮观的场景,除了被一块大山石掩盖的井口外,四周还散落了少部分打井时留下的岩芯,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无字碑一样默默地记录着杨圣满这二十年来坎坷的找水路。为了打井,杨圣满先后垫资330多万元,欠下了110多万元的外债。

    “您觉得值吗?”记者问。“能实实在在地为乡亲们办点儿实事儿,值!”杨圣满说,机井里的泵管有点细了,影响了出水量。下一步,他打算筹钱再换成粗管,这样的话,不仅能保证乡亲们的吃水问题,还能灌溉300多亩耕地,今后可以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中草药材,搞特色养殖,乡亲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