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激辩:首都经济圈三大热点
河北新闻网
2011-05-19 10: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诚意
【字号

本站搜索

阅读提示

今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的主基调被牢牢锁定在京津冀区域合作上。

继前一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规划展首次亮相后,5月18日,在大会特别举办的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上,围绕首都经济圈这一备受国内外关注的话题所展开的高端对话,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媒体。

对话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首都经济圈城市群建设、产业分工定位以及区域合作机制如何突破障碍等三大焦点展开了讨论。

热点一:城市群功能如何重构

5月18日,在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的会场,与会人员纷纷用“势在必行、别无选择”和“非常明智、不得不做”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打造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性。“首都北京目前存在着交通堵塞、人口拥挤、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不好等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比如,我从不认为北京的塞车问题是管理和技术问题,这里面涉及首都功能分解、首都定位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直陈观点。

他认为,打造首都经济圈将成为治愈北京“城市病”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京津冀之间城市功能重构问题的一剂良药。

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主席彼得·克拉索认为,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必须充分借助经济区域内其他城市提供的正外部效应。因此,将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要求把首都与周边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也即需要营建一个建立在新体系与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的首都经济圈。

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白岩分析道:“从我的经验来看,首都经济圈势在必行,因为首都已经很膨胀了,需要外溢。外溢之后,则需要各开发区、产业区配合,中心城市能力越强,越需要强大的腹地来支撑。这就要求首都周边各城市承担起不同的功能。”

河北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功能各异的京东、京南、京北三大新区构想得到与会专家的认同。“‘十二五’规划提出,我们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分析说。

就首都经济圈内城镇功能如何重构,首尔发展研究院主席金尚范以首尔为例,提醒北京警惕“一城独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单一城市空间结构问题很多,现在我们正在把原先属于首尔的一些经济功能转移到周边其他地区,以缓解首尔人口过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金尚范说。

热点二:产业体系怎样对接

“我们在北京周边看到很多工业区、开发区,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美国博斯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柯安德发出这样的疑问。

疑问背后是如何解决一个区域内产业体系对接中分工的问题。“要有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就必须建立既有更多分工又有合作协调的区域内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环首都各县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可利用的土地等生产要素相对充裕,这正是这些地方的优势所在。

与会专家认为,首都经济圈内产业大体系构建应该依托好开发区这一载体。他们认为,在首都经济圈里,如果未来出现一些代表性经济基点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曹妃甸为代表的转型后的传统产业和以廊坊为代表,尤其以固安开发区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基点。“之所以说固安开发区模式非常有代表性,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公司主导。这样的模式为首都经济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带来了突破和探索。”

首都经济圈产业对接该如何取舍?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分析,河北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绿色产业将是最好的选择。河北要想真正和北京实现对接,就必须考虑区域经济结合的合作点,而绿色经济不管是从北京的产业转移还是河北的承接来说都是最好的契合点。

针对我省的产业特点,陈东琪建议,河北应加大发展服务业,促使结构升级。同时提升技术质量,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知识型、智慧型、创意型经济在这个地区的活跃。“只有这样,才能在节能减排、实现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也正是提升首都经济圈整体发展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热点三:机制约束如何突破

在此次论坛上,有媒体问,首都经济圈建设需要京津冀三地乃至周边更多区域加强合作,但制约合作的障碍到底有哪些?突破的路径又在哪里?

施祖麟认为,长三角是一主两副,上海主中心外的浙江杭州、江苏南京两个副中心都是非常发达的地方,而珠三角和京津冀目前还是双中心的局面,前者在一个省域范围内,

协调相对容易,后者因为受行政区划制约,协调难度则会更大。“如何打破行政的隔离,是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他同时认为,产业布局不是仅靠行政力量说了算的,还需要尊重企业家的愿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各自招商引资,各出各的优惠政策,最后导致恶性竞争。

会议上,一些专家还就区域合作的机制进行探讨。有发言者指出,可借鉴欧盟做法,在合作伊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金尚范介绍说,为促进首尔及周边地区合作发展,韩国成立了首都圈经济发展委员会。“在此之前,各城市之间都是以自律协议的形式展开合作,政府是不干涉的,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就不能推进。后来发现这样对各区域的发展没有好处,由于财政或各个地方间

的矛盾等原因,经常导致协议没有办法推进。委员会成立后,有强制执行的权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按照比例承担相应的费用,这样解决了一些涉及利益的问题,把合作推进下去了。”

从高端论坛上传出的信息表明,首都经济圈进入国家战略后,相关规划制定也正在进行中。

放眼区域合作,范恒山认为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和建设要着力于发挥内部潜力,又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任何一个地区,拥有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把自己现有的要素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开放合作,借资源、借市场、借人才来发展。京津冀合作得好,首都经济圈就能做优做强。”

(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 孙占稳 [廊坊报道])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