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陈光标风波:究竟是维护标杆还是维护真相?
河北新闻网
2011-04-29 15:39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郭凯
【字号

本站搜索

乡人质证的严峻性前所未有

西谚有云,“仆人眼里无英雄”,谚语的道理在于,没有光环的炫目,在一种近距离观察的视角里,英雄也的确不过是凡身。

现在,对首善形象的致命一击极有可能来自陈光标乡人的质证。

在自己的家乡———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捐赠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大型农贸市场,这是陈光标行善的两大手笔。而媒体调查称,农贸市场和活动中心产权人皆为陈光标之弟陈景标,天岗湖乡政府人士也表示,这两处资产为陈家所有,并有租金回报。随后一家电视台通过和天岗湖乡党委书记连线的方式为陈光标进行了澄清。而在4月28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中,几位村民对此颇觉“失望”:“在全国人民面前公开事实真相,为什么不连线一下天岗湖的平民百姓,听听老百姓是怎么说的?”

老百姓的说法在相关报道中被不动声色而又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出来。“挂的牌子是‘老年活动中心’,但你到天岗湖问问,谁都知道那是陈的家宅和花园。”“我们恳请全国的记者,亲自到天岗湖来实地了解,到底是‘老年活动中心’,还是打着捐赠的名义,建自家的花园?农贸市场到底是公益,还是背后另有所图?”在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仍纠结于“公私”争议之时,天岗湖乡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核心问题并不在此,“当时以捐建的名义可以拿地,也很便宜,而实际上还是为了建商住楼,卖房子。”

而更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村民们反映,为了逼迫经营者迁往新建的缺乏人气的农贸市场,2006年当地发生了导致多名村民流血的“12·1”事件。动用武力者是用警车载来的数百名穿制服人员。当时有人当众说:“有了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你们(老街)封也得封,不封也得封。”……

乡人的质证可能对首善形象带来致命一击,之所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无非因为如果质证得到确认,其效用远非高调、“多报少捐”的指责可比。

慈善家也是有弱点的,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说一点大话,但只要有真切的行动,仍然不脱行善的本质,如果慈善纯然只是一种工具,甚而公然走向行善的方面,那恐怕就不是一个是否应该宽容和理解的问题了。

需要注意的是2006年这个时间点。对活在风生水起中的陈光标来说,2006年泗洪县发生的故事,不过是“首善前传”。尽管前传里的陈光标,还没能进入全国公众的视野,但至少在他的家乡已经拥有了非常人所及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因何而获得,现在还不得而知,只有一点是清晰的,也是前传里的陈光标和作为首善的陈光标二者唯一可以重叠的地方,那就是给“公益”和“慈善”赋予了特殊的价值。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