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原创专题
抚宁: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2010-07-12 13: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选择字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乡村治理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农村党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为此,河北省抚宁县在学习借鉴河南“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

    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抚宁县始终把发展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作为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农村工作规范运作流程图为抓手,扎实推进具有抚宁特色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突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村党组织是村里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组民主自治机制,首先要完善村党组织的领导机制。通过深化“一制三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理顺村级领导机制。坚持“定期汇报、定期研究、定期通报”三项制度,即村委会每月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工作,重大事项要提前向村党组织请示报告;村党组织要定期研究村委会工作,认真分析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帮助村委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村党组织要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重大村务事项,听取意见,统一思想,为村委会顺利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改进村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启发教育、示范引导、民主讨论等办法开展工作,对村委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既加强领导,又主动支持这些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活动。

    规范村级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延伸“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务运作机制。首先由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召集、主持“两委”联席会,研究提出初步意见,然后召开党员大会,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并形成决策建议,最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按照各自职能组织实施,并将决议和实施结果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布。同时建立村务监督小组,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的力度、促进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的全面落实。在农村建立起了“村党组织领导提议、两委联席会商议、党员大会讨论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村两委具体实施、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村务监督小组全程监督”的村级民主治理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村“两委”班子错位、缺位、越位问题,形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合力。

    丰富完善农村工作规范运作流程图。将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其他村务共五大类,包括村委会换届选举、村务民主决策、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18项重要事项纳入流程化管理,共涉及240个具体工作流程,以流程图的形式加以固定,形象直观。在此基础上,将流程图统一制作成公开牌,在村“两委”办公室挂牌上墙,并印制手册发至每名村干部和每个农户,使村务活动有了章程,农村干部有了行为规范,农民群众有了参政议政和监督的平台。突出解决村干部在处理村务工作中政策不明、程序不清、随意性大等问题。  

    加强指导,协调配合,全面落实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为了严格落实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该县坚持三个“抓好”,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组织部门协调、部门分工合作的农村规范化管理大格局。

    抓好教育培训,夯实思想基础。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实施“集中办班、规划述评、参观见学、基地示范”四位一体的培训。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培训和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培训、年度集中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县内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首批命名了英武山、龙泉庄等8个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示范基地。并从县管党费中为每个基地拨付1万元经费,维持基地正常运转。同时多方协调资金160多万元,用于基地全面建设。将基地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班的“观摩点”和农村干部中专学历班的“教学点”,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地的培训、示范作用,以鲜活的经验和典型事例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目前,各培训示范基地已接待县内外党员干部学习考察43批次,2100余人。

    抓好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在落实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过程中,该县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县、乡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营造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浓厚氛围。先后制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党务公开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级事务严格按照“流程图”规范运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实行基层党建工作定期研究、检查和报告制度,县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例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党建工作情况。乡镇党委每年至少召开4次党委会研究基层党建工作,每半年向县委作出书面总结报告。同步建立起农村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乡(镇)村一体化管理制度、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和绩效考核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制度保障体系。

    抓好日常监督,突出关键环节。为了使村干部将“流程图”落到实处,重点加强了监督工作,突出抓好了以下四个环节:一是议事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要求村干部将议事时间、内容等,提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广大村民进行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二是议事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开会讨论村务重要事项,由“两委”负责人就相关议题进行阐述,提出初步意见,村民代表根据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充分讨论,最后投票表决形成决议。三是议事决策后及时进行公开。村“两委”将会议议事过程和决定的事项,通过广播、党务村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四是公开事项接受群众监督。村务监督小组对决策过程和议定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年底进行全面评议。

    发挥作用,彰显实效,激发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活力

    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让村民实实在在拥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了广大党员群众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构筑起基层组织、党员干部、普通群众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基层组织充满了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突出党的领导,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民主管理有机结合。要使群众自治机制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始终充满活力,关键是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通过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和领导途径,形成了农村党组织有了领导民主的“抓手”,使党的领导名正言顺地融入到村民自治的框架内,党的领导与民主政治由矛盾掣肘变成了共生双赢,村党组织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村级事务党群议事协商,科学民主决策,党员和群众民主权利有了更切实的制度保障,“为民做主”变成了“由民做主”,有效提高了村党组织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

    坚持村务阳光操作,确保了农村工作规范化运作。通过建立起职责明确、权限明确的村级组织分权制衡机制,使权力运行始终处于民主监督的环境之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动了工作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村务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形成了“决策有群众基础,办事讲工作程序,事后有监督评议”,使群众心里明明白白、干部形象清清白白。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实行流程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创新了村级事务管理机制,理顺了村级事务管理体制,党员群众有了参政议政的平台。同时,坚持议事决策程序、村务阳光操作,全程监督评议,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形成了遇事与群众商量、决策请群众参与、工作让群众监督、功过让群众评价的工作机制,农民群众反映民意渠道畅通,参加村务管理得到了落实,有效地化解了各种矛盾,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全县农村信访量逐年下降,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提高村民主体意识,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由于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保障,村务决策和管理集思广益,民意基础好、工作失误少,党员和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明白了村上的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建设家乡、改变农村面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据统计,全县613个行政村全部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共解决村庄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860多件。目前,全县形成了北部山区32万亩板栗基地、中南部地区35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年出栏100万头环保型生猪养殖基地,构建起了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格局。

 

   

责任编辑: 闫欢欢
相关新闻: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