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原创专题>>2010年“双十”评选>>2009年度人物

张胜利:20载传递“希望”薪火

http://www.hebnews.cn 2010-11-09 16:16 河北新闻网
订阅河北手机报,新闻天气早知道!详情 http://mobile.hebnews.cn
 
张胜利

■核心提示

    2009年11月19日,在“希望工程”实施20年之际,“希望工程救助之第一人”——原涞源县桃木疙瘩村小学的贫困学生,如今已担任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的张胜利,获得了中国青基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希望之星”。

    张胜利幼年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卧病在床,母亲智障,为了上学,张胜利变卖了家中一切可以变卖的东西,甚至靠挨家挨户地收集全村人的指甲和头发来换钱积攒学费。

    “我要上学”,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磨灭张胜利求知的强烈欲望,在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车志忠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1989年10月17日,张胜利等13名桃木疙瘩村小学的孩子成为“希望工程”救助的第一批学生。从此,张胜利的命运与“希望”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被“希望工程”改变了命运的张胜利,正作为一名“希望”的使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改变着更多人的命运,为自己、为他人继续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20年来,张胜利最大的收获是学会感恩:“在别人眼里,‘希望工程’是一项慈善事业,但对于我,她却是一位慈母,改变了我的人生。”他动情地说,“正是有了‘希望工程’的帮助,我才由一个靠乞讨为生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小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母亲’的事情就是儿子的事情,‘母亲’没有完成的事业,理应儿子来承担!”

    1997年,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的张胜利主动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信守自己对社会、对希望工程的诺言,回到家乡桃木疙瘩村小学任教,做了一名代课老师。他说:“作为一个‘名人',一个受社会关注的人,如果我做了‘希望工程’的‘逃兵’,那将会给‘希望工程’抹黑”。

    12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个人影响,张胜利先后建起3所希望小学,帮助300多人次的贫困学生与外界好心人结成对子,顺利完成学业。让张胜利感到骄傲和欣慰的是,他教过的寺院沟学生刘霄宁,被河北大学主持与播音专业录取;还有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后去北京打工开电梯,虽然一个月只有800元的收入,但他也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可以自食其力。“不求成才,但求有用”是张胜利对每个学生最朴素的要求。

    张胜利帮助贫困学生,建希望小学,这些年经他手的钱粗略估计也近百万了,但他自己却依然家徒四壁,土坯房子被老鼠咬的四处是洞,四处透风。“夏天还好,到了冬天,早上醒来,被子的外边全是冰碴子。”张胜利说,“我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要求,现在这样就挺好。”

    “以前,谁家有上不起学的孩子会来找我;现在,一些有病的、残疾的孩子有困难也会来找我。”张胜利偶尔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可是又偏偏找不来钱,那时的压力就会特别大。”在张胜利的手机里存了几百个电话号码,他说:“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是‘大款',我认识的好心人大多属于工薪阶层,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力量还不够。我最大的愿望是想搞农村教师培训,因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键是师资力量的提升。”

    他自嘲地说:“我自己经常会被人称作‘高级叫花子',但我是为了改变其他孩子的命运,心甘情愿。”张胜利想着,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靠他的影响能够成立一个私募基金,吸引一些大企业捐款,打造一个更大的“爱心平台”,专门用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文/河北日报记者冀伟)

    ■人物心语

    “‘希望’是爱的延续!‘希望’就是明天比今天好,一代人比一代人好。也许再过20年,我们的国家更强大了,人们的日子更好了,社会不再需要‘希望工程’,到那时,也许我可以过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生活。”

    ——张胜利如此阐释自己所理解的希望

责任编辑: 兰菲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