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原创专题>>青春照靓新河北风尚评选>>青春风采

让土里生出“金子”——----魏县绿之源薯业协会段文学

http://www.hebnews.cn 2010-09-26 18:29 河北新闻网
订阅河北手机报,新闻天气早知道!详情 http://mobile.hebnews.cn

    2009年8月16日,由团省委主办的“河北省首届青年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河北电视台隆重举行。魏县青年段文学以“优质脱毒甘薯综合利用”的参赛项目,一举摘取了大赛的桂冠,并从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手中接过“一等奖”的奖牌和证书。这标志着他五年来的艰苦创业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首肯和社会的认可,这也必将鼓舞他在探索农业产业化道路上更加奋发有为。

    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之路

    魏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总面积8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上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掀起一轮又一轮新技术传播、新品种推广的浪潮,段文学推广的优质脱毒甘薯综合利用就是其中一朵绚丽的浪花。他2005年开始推广彩色甘薯种植,如今在全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种植,实现了每亩24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较种植小麦、玉米每亩增收了700多元。

    段文学, 1991年毕业于河北中兽医学校,之后一直扎根在农村基层。他却时时留心农业方面的信息。2004年秋季的一天,段文学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一则信息,说的是河南省某地种植彩色甘薯,产量是普通甘薯的两倍多,而且甘薯茎叶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这条一闪而过的信息深深打动了段文学的心,于是他怀揣着手头上仅有的500元钱匆匆赶到了河南,不顾旅途的劳累,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个种植彩色甘薯的地方。

    事情也比较凑巧,当段文学千里迢迢找到那里的时候,遇上了河南省植物脱毒研究中心主任也在那里考察指导,通过虚心请教和倾心交谈,这位专家深为段文学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当即表示愿意帮助他引进优质脱毒薯苗,无偿传授生产管理技术,并答应亲自到魏县进行现场指导。也正是这一次外出实地考察和巧遇专家,促使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艰难的探索之路。

    推广新品种创建薯业协会

    魏县历史上有种植甘薯的习惯,特别是漳河故道的20余万亩沙壤土地,就非常适合种植甘薯。但实际推广时群众就是不认可。为此段文学还精心编写了一些宣传材料,到处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种植,结果都不愿尝试,找到几家亲戚也被婉言拒绝,这种尴尬的局面是段文学所始料不及的。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遇到困难就止步注定要失败的,无奈之中段文学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谋划成立了魏县“绿之源”薯业协会,研究制定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办法,重新制定了推广策略,即:农民种植的薯苗款由协会垫付;以高于市场两倍的价格回收甘薯产品;保证种植户的收益不低于种粮食作物,一旦种植彩色甘薯收益降低,由薯业协会将损失补上。经过这一番艰难的工作,当年同农户签订了二十亩彩薯的种植合同。在薯苗生长期间,段文学是经常到田间地头观察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请教专家,他还多次邀请专家来魏县举办讲座,免费传授种植管理技术,为了把这件好事办好,为了让种植户得到较高的经济收益,段文学可真是费尽了苦心、独自承担了巨大的经济风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2005年的秋天,段文学不仅收获了大量彩色甘薯,更收获了无限希望。因为那一年的甘薯获得了大丰收,亩产最高的达到了九千多斤,比预计的产量每亩高出了两千斤,是当地普通红薯产量的两倍多。每一蹾甘薯产量平均在三斤以上,最高的达十四斤,刨红薯的时候,引来不少群众前来围观,说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大的薯块了。活生生的现实折服了四邻八乡的农民,为来年优质甘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王新华
相关新闻: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