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专题>>真假曹操墓>>曹操热博

胡觉照:曹操墓 牛头不对马嘴的河南发现

http://www.hebnews.cn 2010-08-27 16:23 新浪博客
订阅河北手机报,新闻天气早知道!详情 http://mobile.hebnews.cn

    有一朋友批评我“河南发现”带有地域歧视的色彩,这个批评很中肯,特此将标题修改,并向这位朋友表示感谢。

    安阳文物局12月27日在北京对外公布,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了魏武王曹操墓葬,从墓中发掘出珍珠、玛瑙、犀角、石碑、石圭之类珍贵文物。还有被确认的曹操头盖骨和另两个陪葬的女性。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站出来回应质疑,表示自己进行了求证,证明取证过程已经确认。紧接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先生做出了权威性论证,指出“这个墓是从今年10月份开始明朗的。”“依据有几点。第一点是这个墓在安阳县,北边是邺城,曹操的王都。根据中国古代的惯例,帝王死以后就埋在首都附近,这个墓出在那儿是符合他身份的。第二这个墓的规格,相当大,这类墓是高等级的,是王墓或者是高等级贵族墓。第三,出土的东西有它的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举例子,我们现在用塑料,几千年前没有用塑料都用瓷器,那是东汉的道理。曹操时代的东西,就是东汉时期的。”

    这个发现和佐证太浪漫。留下难以自圆其说的话柄。

    一,曹操多次遗言薄葬,不要金银珠宝;对曾经拥有的妻妾而在被反复盗过的墓穴中,依然有这些珍珠、玛瑙陪葬品,这同曹操曹丕都主张薄葬大相径庭。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居然有两女人陪葬!曹操死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月下葬,同帝王将相比较,显得十分仓促;遗言后宫嫔妃甚是劳苦,让曹丕善待,养在铜雀台,并没有女人殉葬。而在墓葬中却又陪葬的女人,还是两个!所有的这些,从哪里来的?

    二,据中国政法大学黄震云辨认,画像石是墓室建筑构件,内容是垓下之战。画分三层,第一层是项羽问路,被农夫误导进了沼泽,第二层是垓下之战的情景,项羽为了突围,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第三层讲的是项羽和乌江亭长说话的情景。如果黄先生判断准确,垓下之战同曹操没有关系,曹丕更准备篡汉称帝,不会把这些不伦不类的图画刻在墓穴。应当雕刻有关曹操功德的有关历史。

    三,再看看下边这几块石碑。曹操之所以要求薄葬,一方面因为他一生简朴,社会物质十分贫乏;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就组织过掘墓队掘墓关饷,所以对自己墓穴被掘十分警惕,更怕仇家寻仇鞭尸。而“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标识,同曹操、曹丕的警惕又完全相左,两块碑刻等于是替仇家和掘墓贼指路!曹丕不会这么傻;更何况,曹操打虎还要常用的大戟,同曹操身份及历史记载大相径庭。

    四,“魏武王常所用”六字已经否定了发掘者判断。其一,曹操在世时被封为魏公、魏王,死后被追谥武王。曹丕取代汉献帝称帝建立魏国,追谥乃父为武帝,从来没有魏武王称谓。仅这一称谓,已应使发掘者喜笑颜开的面容上挂起失望。其二,如果将魏武王三字当曹操理解,“常所用”三字连语法都不通。曹操、曹丕身边文人济济,碑题不会这样别扭。其三,汉代是隶书的辉煌时期,陕西褒河石门碑刻是其代表。曹操、曹丕身边不乏隶书高手。这两块碑文的隶书字不能登大雅之堂,显示了初学者尚未脱俗的稚嫩。隶书之长横要藏头露尾,这些字几乎都在起笔时头没藏住,所有的露尾(包括斜勾)缺乏方圆变化,千篇一律的园笔,过于轻佻;其中的魏字、慰字、王字斜勾都是败笔。

    只要不带地域观念,不包含其他目的,别说是专家院士,即令是稍有常识的人们,都不难发现这些明显错误。

责任编辑: 兰菲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