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原创专题

大运河申遗河北在行动(图)

http://www.hebnews.cn 2006-04-26 09:42 燕赵晚报
订阅河北手机报,新闻天气早知道!详情 http://mobile.hebnews.cn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运河。曾有人诗意地写道“如果说万里长城是保家卫国的父亲,京杭大运河则是养家糊口的母亲,这一 撇一捺构成的‘人’字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全长近1700多公里的大运河蜿蜒流淌了千百年,贯穿南北,横亘古今,默默见证着华夏大地的巨变。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58位政协委员提交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在此之前,罗哲文等3位文物古建筑、城市规划及雕塑专家向运河沿岸18个城市的市长发出了运河申遗呼吁信,各城市都表示要积极开展运河的申遗工作。古老而沧桑的大运河注定不会永远沉寂。

    记者昨天获悉,河北考古工作者3月下旬率先启动的大运河文物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也是我省首次对大运河进行大规模文物普查。此举也是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大运河河北段现状如何?大运河申遗能否成功?……昨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访问了省内外部分文物专家。

    ■【行动】

    为运河申遗建档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文物调查项目3月28日正式启动,恰好是58位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提案的10天之后。对此参与了此项工作的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任亚珊透露:“河北考古人反应之快令同行刮目相看。”

    据了解,河北境内的京杭大运河总长435公里。此次由河北省文物局组织的运河文物普查调查队分为两组,沿运河两岸由北向南对廊坊、沧州、衡水、邢台境内的运河进行拉网式调查。调查队每到一地,查阅县志、水利志等相关资料,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研究成果,对大运河展开全面调查。野外调查工作计划在今年9月结束。

    任亚珊介绍说,这次调查将摸清大运河河北段的文物基本状况,为编制大运河文物保护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前期准备。

    ■【进展】

    普查成果斐然

    “目前虽然只完成了调查的1/4,但成果十分丰富!”谈起此次运河河北段的普查现状,任亚珊十分兴奋。

    目前运河文物普查调查队从香河县至沧县北段及沧州市区,发现各类文化遗存60处,其中遗址28处,墓葬、墓群15处,码头、渡口11处,沉船点6处。通过调查,尤其是多处沉船点的发现,证明金元以后河北境内的运河基本没有改道。

    “运河沿岸发现了大量金元明清时期的瓷片,说明当时在大运河进行陶瓷运输比较多。在青县李窑发现了大量带有特殊印记的古砖,这种砖是专门为北京修建城墙和皇帝陵墓烧制的,证明了大运河当年不仅仅是运粮的要道,更是多种货物的运输水道。”任亚珊表示,运河文化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除了地上、地下文物等文物实体,还包括民俗等非物质文化,内容异常丰富。

    ■【问题】

    抢救刻不容缓

    运河文物普查的成果令河北考古人欣喜的同时,目前河北段的现状也令他们分外揪心。“运河河北段基本上是死运河,除了沧州一小段有水外,基本都已干涸。部分运河段环境恶劣,有的地方垃圾成堆,有的成了墓地,有的大堤被挖空,有些河段已经成为排污河……当务之急是要把运河利用起来,考虑放水或是采取有效手段进行保护。”

    ■【延伸】

    运河申遗机会难得

    郑孝燮,今年91岁,他曾参与过平遥古城、卢沟桥的保护。

    罗哲文,今年83岁,长城的发掘和修复跟这位老人密切相关。

    把这两位老人联系到一起的,是京杭大运河。他们花了21年的时间,为它争取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格。在漫长的21年中,京杭大运河却一直与“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无缘。当时,有关方面的解释是:大运河是活动着的,所以不能获得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格。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版《行动指南》,其中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赫然在列。《行动指南》将京杭大运河申遗从梦想变成了可能。也使两个老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京杭大运河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很大的分量,曾有一个电视剧叫《天下粮仓》,讲的是靠着大运河,解决了清朝的粮食危机。而大运河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条运河,北京城可能就修不起来啊。”昨日,记者致电郑孝燮,谈起运河申遗,老人非常激动:“大运河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京杭大运河应该得到和它价值相称的称号。如果不申报、不加保护,就是中国民族历史文化很大的损失。”老人说大运河在这几十年内环境恶化,很多地段的水已经变臭,甚至干涸了,要扭转这个趋势需要借助于世界遗产的申报。申报世界遗产之所以对大运河重要,是因为假如大运河获得这个称号,沿岸的22个城市的政府部门将承诺承担起保护大运河的责任;其次大运河的治理可以得到世界各国的资金和技术的援助。可以说,申遗已迫在眉睫。

    申遗要过三道坎?

    难题一:竞争激烈。虽然采访中各地政府都表示对此极有兴趣,专家们也认为以京杭大运河的名气和实力,“一申一个准”。但真正的问题在于,目前尚在呼吁阶段的申遗要进入实质性的运作,困难重重。记者了解到,如今全国几乎有100个项目在等待参加《世界遗产公约》,而《世界遗产公约》每年只有1个项目给中国。专家朱炳仁认为,运河申遗成功大约需要“5至10年”,这也是记者听到的最普遍的说法,考虑到跨度大、头绪多,算是比较保守的预测。  难题二:运河究竟有多长?它的范围有多大?这是未来申遗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有资料显示,京杭大运河全段大约长1700多公里,跨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个省、直辖市。专家罗哲文认为,运河的河道长虽然只有1000多公里,但还应该加上各个段分出去的支流,这样一来就有了4000多公里。

    难题三:运河整治,修旧还是建新?专家们一致认为,京杭大运河目前两岸的商品房太多,千篇一律的绿化带显得人工化的意味太浓,说到底,就是没做到“修旧如旧”。同时,一些城市不约而同地淡化古运河的运输功能,增加新运河的运输功能,使运河失去了桨声灯影、汽笛声声的韵味。

    ■【链接】

    京杭大运河 两项世界第一

    “东西为广,南北为运”,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迄杭州,纵贯冀、鲁、苏、浙,全长1700多公里,是苏伊士运河的10多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其前身是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在扬州开辟的邗沟,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责任编辑: 李莎
相关新闻: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