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原创专题>>纪念西安事变74周年>>历史人物>>历史人物: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

历史人物: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

http://www.hebnews.cn 2010-12-07 14:56 南方网
订阅河北手机报,新闻天气早知道!详情 http://mobile.hebnews.cn

    张学良与“东北新建设”

    张学良幼年时受中国传统教育,崇拜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和意大利的加里波第等民族英雄,敬佩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时期,张学良在奉天(今沈阳)参加基督教青年会,结识了不少外国友人,逐渐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如当时的青年会总干事、美国友人普赖德的“和平主义,热心服务于社会”的思想,对张学良影响很大。1916年,著名爱国教育 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奉天为青年会作了《中国的希望》的演讲,强调了中国青年应负的责任。受此启发,张学良萌发了爱国思想。1919年2月,张学良入讲武堂学习军事,深受教官郭松龄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逐步树立了“富国强兵”、“为国为民”的思想观念。

    皇姑屯事件发生后不久,1928年7月4日,年仅28岁的张学良身负国难家仇,在奉天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之职,东北开始进入少帅时代。在张学良主政东北3年期间,他积极引导东北走上现代化之路,在东北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上任伊始,张学良决心息兵罢战,集中全力建设东北。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险恶环境下,他励精图治、锐意革新,在政治、经济、教育、体育、科技、古籍整理、文物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据统计,张学良在东北建设的现代化项目中,有10个居当时中国的第一位。

    张学良首先通过整顿和改革东北军政组织,创造了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前提。少帅深知:“经济是一国命脉,经济不能复兴,政治永远没有独立自主的一天。”他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发出“东北新建设”的号召,在许多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寓兵于农拓展垦殖。农业上,张学良根据寓兵于农之说,大力推行军垦和民垦。在兴安屯垦区,张学良从美国购买拖拉机,开中国军民使用农业机械之先河。张学良还把屯垦和开发边陲、巩固国防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31年6月,日本间谍中村震太郎潜入兴安山地进行非法侦察活动,被屯垦部捕获枪决。在进行屯垦工作的同时,张还重视接收关内移民问题。当时有数以百万计的关内移民为了谋生纷纷“闯关东”,张学良不仅表示欢迎,而且给予多方照顾。如他颁布《兴安屯垦区移民办法》规定:“被移民户住室,由公家予建筑”等。大量移民的涌入,给东北增加了精壮劳力,为开发东北,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29年东北主要农作物总产量为18363650吨,创历史最高记录。

    支持发展民族工业。上世纪20年代,随着日本的侵略逐步深入,以“满铁”为中心的日本资本主义势力几乎垄断了东北的经济命脉,东北的民族工业陷入了停滞和萧条状态。1928年7月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从整顿金融、稳定物价着手,限制日资企业,积极扶持民族工业,使濒临破产的东北民族工商业再次发展起来。如1930年东北的面粉厂共有45家,其中40家是民族工业。当时的肇兴窑业公司的发展也与张学良的支持密切相关。肇兴窑业公司,是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在沈阳创办的民族工业。在肇兴公司发生资金短缺时,张学良亲自到工厂调查研究,给肇兴窑业公司注入资金,并免税5年,使该公司摆脱了困境,并挤垮日资大华瓷厂,成为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第一家机器陶瓷制造企业。

责任编辑: 孙婷
相关新闻: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